征收100%关税!特朗普对华撂话:不签字认输,就没有见面的必要了。 2025年开年特朗普就没闲着,2月初他先对华商品加征10%关税,3月加到20%,4月直接飙到125%,还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商品的豁免。 到了8月,他宣布对芯片和半导体加征100%关税,重点瞄准中国的28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芯片,想掐断中国对美出口,逼企业把工厂搬到美国。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通过高关税让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没竞争力,顺便拉动美国制造业回流,还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这套组合拳看似来势汹汹,但真能如他所愿吗? 中国面对关税大棒商务部立马反击,对美国煤炭、天然气、汽车等加征125%关税,精准打击美国优势产业。 中国外交部1月22日放话:“极限施压没用,贸易战没赢家,”除了硬刚,中国还在行动上突围,2025年第一季度,对美芯片出口虽下降37%,但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对东盟和欧盟的出口分别涨了15%和12%。 美国国内的反应也很微妙,高关税让芯片价格上涨,iPhone成本可能增加15%-30%,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得涨2400美元,4月9日关税加码后,道琼斯指数跌了2.5%,纳斯达克更惨,跌了4.31%,车企因为缺成熟制程芯片,甚至面临停产风险,华尔街和消费者都开始抱怨。 通胀压力让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听起来有点空,历史教训也不远,1930年的高关税法案让美国经济暴跌15%,现在这波操作,多少有点重蹈覆辙的味道。 全球市场也没好到哪去,台湾和韩国芯片产业因为对美出口依赖大,成本飙升,市场份额岌岌可危,欧盟因为光刻机巨头抵制对华禁售,和美国关系出现裂痕。 中国趁机拓展东盟和中东市场,2025年前两个月对中东芯片出口暴增41%,全球供应链正在重塑,美国想一家独大,难度不小。 4月22日,他曾暗示可能大幅降低对华关税,但前提是中国得让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说,当前关税战“撑不了太久”,预计两三年内可能达成协议。 这话透露出美国国内压力不小,通胀和市场动荡让特朗普不得不考虑缓和,7月底在斯德哥尔摩的谈判中,中美同意暂停关税加码90天。 美国又提出如果中国继续买俄罗斯石油,就再加100%关税,这种把贸易和地缘政治捆绑的做法,让谈判前景蒙上阴影。 中国这边态度很明确,能源政策是国家利益核心,不会因为外部压力改变,中国还在加速“去美化”供应链,联合东盟、日韩打造新生态。 这场贸易战没有赢家,特朗普的高关税可能短期内赢得选民喝彩,但通胀和经济下滑的代价迟早得美国人自己埋单,中国这边关税压力不小,但也在倒逼产业升级,开拓新市场,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变,供应链重构、贸易流向调整,都在加速。 特朗普想用100%关税逼中国低头怕是没那么容易,中国正用技术、市场和韧性稳稳接招,未来是妥协还是继续硬碰硬,取决于双方的智慧和定力,但有一点很清楚,单边主义挡不住全球化的浪潮,中国正在从“被卡脖子”转向“造芯”主导的路上大步走。
美论坛:若中国不低头,美国是否该继续加关税,直到中国屈服为止这问题一出来,跟扔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