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出航空发动机"最强心脏",打破西方50年垄断! 中国自主研发的"星核-700"高温合金涡轮盘通过验收,这个看似普通的金属圆盘,却是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部件,相当于飞机的"心脏"。 发动机工作时,里面温度能飙到1500℃以上,涡轮盘得在这种极端环境下24小时连轴转,承受的离心力相当于把一头成年大象挂在指甲盖上甩,还得扛住几万次“用力过猛”的冲击! 这么严苛的工作环境,让涡轮盘成为航空工业史上最尖端的产品之一。以前,只有西方国家能造出这东西,从1970年开始,他们就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一卡就是五十年。 早年间咱们引进某国发动机,人家派个工程师来现场盯着,零件拆下来得用红布盖着,咱技术员多看两眼都得被翻白眼。后来好不容易从国外买回来几吨高温合金棒材,打开包装一看,全是人家淘汰的次品! 更绝的是,涡轮盘这玩意儿坏了只能返厂维修,一来一回半年起,维修费够买半架直升机。这哪是卖发动机啊,分明是把咱们当提款机使唤。 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2009年,科研专家一拍板决定自己造,从材料配方到加工工艺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就说青海那家企业,愣是用6.8万吨的挤压模锻机,把粉末高温合金压得比瑞士手表还精密。以前进口的涡轮盘寿命只有500小时,咱们的“星核-700”直接翻倍到1000小时。更绝的是,咱们还发明了涡轮盘等温锻造技术,把金属晶粒细化到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连西方专家看了都直嘀咕——这哪儿是造零件,分明是在金属里绣花! 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家更狠,他们为了解决涡轮盘冷却难题,愣是把水雾冷却玩出了花——把高温涡轮盘扔进“人工雨幕”里,该冷的地方冷,该热的地方热。以前用的油淬工艺,车间里跟着火似的,现在改成水气混合冷却,车间干净得能在地上打滚。 高温合金冶炼技术更厉害,以前咱们炼合金,杂质含量多得要命,现在能把氧、氮、硫这些捣蛋分子控制在百万分之七以内,比纯净水还干净。更绝的是,咱们还能从废料里回收铼、钽这些稀有金属,纯度高达99.999%,把废品站变成了“贵金属银行”。 最让西方头疼的是,咱们的涡轮盘不仅性能彪悍,价格还特别“接地气”。以前进口一个涡轮盘,够买三辆豪华轿车,现在咱们的“星核-700”直接把价格砍到三分之一,气得西方同行直骂娘。而且速度还快,以前造一个涡轮盘得三个月,现在用3D打印加精密铸造,半个月就能交货。 现在好了,有了“星核-700”,咱们的飞机发动机终于能挺直腰杆说话了。以前咱们买发动机,人家跟卖奢侈品似的,现在咱们卖涡轮盘,反过来让他们排着队求合作。 最解气的是,某西方企业想用技术合作当幌子套咱们配方,结果咱们直接把他们晾在会议室里整整3天,最后灰溜溜地走了。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你们卡我们脖子,现在我们让你们看后脑勺! 不过咱们也得悠着点,毕竟航空发动机这玩意儿,还得靠“心脏”和“血管”一起发力。有了“星核-700”这个好开头,接下来咱们还得把涡轮叶片、燃烧室这些“器官”都武装到牙齿。 说不定哪天,咱们的国产发动机就能让西方那些老牌企业,看着咱们的技术参数直犯嘀咕:“这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到时候咱们就可以笑着说:“没办法,谁让咱们有‘中国芯’呢!”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芯片被卡脖子,论文却全球第一这尴尬谁懂?龙芯之父胡伟武去年12月直接开炮
【110评论】【6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