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观点认为,蒙古骑兵能横扫欧亚,打遍天下无敌手,是因为对手太弱。换句话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如果处在汉唐盛世,遇见汉武帝、李世民,成吉思汗连崛起的机会都没有,蒙古骑兵对中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客观看待历史,蒙古骑兵的对手并不差,只是蒙古骑兵太能打仗。用汉唐盛世举例,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逻辑上说不通。 汉武帝、李世民时代,成吉思汗无法出现。成吉思汗强大时,汉武帝、李世民开始创业,也会被蒙古骑兵瞬间扑灭。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对手。强大与否,要看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对手的含金量,这样才有公平可言。 成吉思汗在草原打区域赛时,蒙古乞颜部只是一个小部落而已。札木合、王汗、太阳汗,谁的实力当时又不是远超成吉思汗,结果都被灭亡。 西征战场,花剌子模盘踞中亚,盛极一时的帝国。蒙古骑兵到来之前,花剌子模还横扫周边各国,打服了西辽。 有人说,花剌子模内部不稳定,帝后之争严重,成吉思汗占了便宜。问题是,蒙古内部也有派系,且蒙古帝国属于“部落帝国”,花剌子模的国家结构,比部落强几个档次。 罗斯诸公国,类似春秋战国,基辅罗斯名存实亡,但也比“部落”强。况且,蒙古骑兵属于劳师远征,超远距离作战,尤其是后面的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 回到东方战场,蒙古骑兵的对手,究竟如何呢?西夏、金国、南宋、吐蕃、大理、安南,果真很弱吗? 吐蕃,大理确实很弱,不复当年。安南就未必,都敢叫板南宋,且地理环境湿热,瘴气很重,蒙古骑兵不适应环境,但兀良合台依旧攻占对方都城。 西夏很差吗?表面服从金国,实则不买账,双方经常开战。相对南宋而言,西夏对金国更加硬气,也不影响被蒙古骑兵灭亡。 金国很弱吗?控制中原,压着南宋打,岂能说很弱呢? 1206年,南宋发动开禧北伐,18万大军分路进攻江淮、陕甘。结果呢?说好的北伐,变成了金国的泰和南征,双方变成伯侄之国。 泰和南征期间,胡沙虎、完颜承裕崛起,表现十分出色。江淮战场,胡沙虎吊打宋军,各种袭击,各种精彩打法,花样百出。 完颜承裕在陕甘战场,也是压制宋军,声东击西,围点打援,以少胜多,无论怎样看都是一代名将。 1208年,南宋战败,送来丞相韩侂胄首级,对金国议和。3年后,成吉思汗南下,完颜承裕率兵抵御,结果是溃逃,还没打仗就跑了。 攻打南宋,完颜承裕、胡沙虎有魄力,各种奇思妙计,敢以偏师袭击宋军主力。面对蒙古骑兵,完颜承裕、胡沙虎连战斗的胆量都没了。 金国打不赢蒙古,却依旧认为可以吊打南宋,于是金宣宗发动南征。金军又一次饮马长江,南宋虽说守城战打得很不错,但战场一直在南宋境内。 打不赢蒙古,难道还打不赢宋军吗?金宣宗就是这么认为,而金军也确实饮马长江,可知金军并不差,只是不如蒙古骑兵而已。 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移剌蒲阿、蒲察官奴、杨沃衍、张惠、樊泽,谁不是名将?“忠孝军”几次大捷,意味着金军依然有不错的战斗力。 南宋这边,情况如何呢?客观看待历史,南宋野战能力压根不如蒙古骑兵,防守作战也比较困难,只是运气比较好。 孟珙,号称“机动防御大师”,为什么是机动防御大师,而不是野战大师呢?很简单,宋军就是防御作战,谈不上与蒙古骑兵野战。 有人说,南宋与蒙古打了46年,足以见证南宋的强大。实事求是的说,南宋能抵抗46年,除了防守作战出色,与蒙古战略部署有关。 从1227年成吉思汗丁亥之役,蒙古骑兵进攻南宋陕甘地区算起,宋蒙战争持续52年,断断续续,但必须认清一个事实。 52年战争,蒙古从未以全部兵马对付南宋,甚至谈不上主力,蒙古是多线作战。 对蒙古骑兵而言,南宋是对手之一;对南宋而言,金国灭亡之后宋蒙正式开战以来,蒙古骑兵是南宋的唯一。 之一与唯一,差别究竟多大,毋庸多言。忽必烈建立元朝,大规模出兵南宋的同时,还派皇子那木罕、丞相安童西征,对付西域几个汗国。 再则,忽必烈还不忘记打“倭寇”,派兵跨海远征,而此时正是元宋战斗白热化时,蒙古骑兵依旧多线作战。 再举一个例子,窝阔台大汗驾崩、蒙哥大汗驾崩,蒙古2次出现大规模的权力博弈,局势动荡不安,南宋为何不出兵? 1241年,窝阔台大汗驾崩,机动防御大师孟珙正当壮年。结果呢?1241年之后,孟珙就没有精彩的战斗,蒙古骑兵没“精力”南下,南宋也不敢趁着蒙古贵族内斗发动北伐。 对手的实力并不弱,而蒙古骑兵却能横扫强敌。不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而是13世纪属于蒙古骑兵,当时是无解。
马库斯现在估计手心冒汗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刚把外祖父拍的618张侵华照片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