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捅马蜂窝,11国加入战局,美国遭围攻,认定中国是唯一赢家。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多国加征10%-50%关税,却唯独将中国排除在名单之外。这一“关税双标”操作直接引发金砖11国集体反制,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公开指责美国“背信弃义”。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直言,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正在重蹈阿根廷经济崩盘的覆辙,而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稳定的市场,成为这场博弈中“唯一的赢家” 。 盟友的“信任崩塌”。日本首相石破茂怒斥美国对汽车零件加征20%关税,与谈判承诺严重不符;韩国三星因存储芯片被加税10%而暂停得州芯片厂扩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达成的贸易协议遭27国官员联名否决。更讽刺的是,巴西总统卢拉直接号召金砖国家联合应对,印度则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这些曾被美国视为“战略棋子”的国家,如今集体调转枪口。 特朗普的“阿根廷陷阱”。萨默斯将当前美国经济与1946年阿根廷庇隆主义类比:高关税短期内推高GDP和工资水平,但长期导致出口萎缩、外资逃离、通胀失控。 如今美国制造业成本因关税飙升15%,特斯拉被迫将生产线迁往中国;农产品出口暴跌22%,中西部农场主集体抗议。这种“杀鸡取卵”的策略,连共和党内部都批评是“用明天的崩溃换今天的选票”。 中国的“豁免密码”。特朗普不敢对中国加税的深层原因有三:一是稀土霸权,全球90%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美国F-35战机生产线若断供将直接停摆;二是美债杠杆,中国持有的1万亿美元国债可随时抛售冲击美国金融市场。 三是市场依赖,美国企业每年在华销售超7000亿美元,苹果、通用等巨头明确反对对华脱钩。这种“相互摧毁”的平衡,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变成“橡皮棍”。 产业链的“去美化加速”。德国大众放弃美国工厂转投安徽合肥,法国葡萄酒商将对华出口量提升30%,东南亚国家虽表面迎合美国,实则通过转口贸易维持对华供应链。 更致命的是,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占比升至42%,比三年前翻倍,特朗普想用关税重塑全球贸易,却意外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 军事同盟的“纸牌屋”。北约成员国集体拒绝将军费提至GDP5%,加拿大公开宣称“永不成为美国第51州”,沙特一边签1420亿美元对美军购,一边用人民币结算对华石油贸易。 这种“政冷经热”的荒诞局面,暴露出美国霸权体系的根基松动,当盟友发现“安全靠美国”的代价是“经济坑自己”时,忠诚自然瓦解。 中方的“战略定力”。与2018年贸易战初期不同,中国此次未采取激烈反制,而是通过RCEP深化与东盟合作,借中欧投资协定稳住欧盟,对俄罗斯能源采购坚持70%人民币结算。 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既避免落入特朗普设计的对抗陷阱,又巩固了“朋友圈”。正如外交部回应:“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特朗普本想用关税孤立中国,结果却让中国成为多边主义的旗手;本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结果逼得企业加速奔赴中国;本想巩固盟友体系,结果促成金砖国家扩容至25国。 这场闹剧印证了一个真理:21世纪的全球博弈,早已不是谁嗓门大谁赢,而是比谁的朋友多、市场稳、产业链韧性强。当特朗普还在为短期选票沾沾自喜时,中国已经用实力写下新秩序的序章。 信息来源: 美前财长:只有一个赢家,那就是中国 观察者网2025-08-08 10:38
局势已超出特朗普预料?继莫迪之后,又一国领导人要登门拜访中国。特朗普收到的坏
【6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