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瓜菜贩丁炳南的故事!香港抗战,每一个人,每一个街坊!一张小纸条的故事:

如波谈世界 2025-08-10 21:34:26

第一次知道瓜菜贩丁炳南的故事!香港抗战,每一个人,每一个街坊!

一张小纸条的故事:“抗日救国,义卖捐献,1元一斤”,捐助前线! ​​​

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同胞积极支援祖国抗战。在全面抗战一周年之际,香港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倡导的素食运动与献金运动,又为纪念淞沪抗战一周年,发起了“八一三”献金运动,全港抗战救难气氛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香港小贩的义卖活动发展为轰轰烈烈的义卖运动。

香港早在1880年就有卖物筹款活动,且被频繁用于慈善公益事业中。1938年7月18日,香港小贩丁炳南等人将冬瓜售卖得款捐献政府,中环区、鹅颈桥等地区瓜菜贩先后响应。但此时还未将这类活动以“义卖”名之。“义卖”一词见于1938年8月13日《香港工商日报》刊文,文中称上环区十皇殿生果档12日讨论“义卖筹赈事宜”。8月14日,香港《申报》以《瓜菜贩义卖》为题报道12日上环区瓜菜贩义卖情形。此后,义卖活动蔓延开来,不仅同区瓜菜小贩进行联合义卖,其他各行业如鲜鱼行、猪肉行、竹器行、报业、酒楼等亦起而义卖,并有跨区联合义卖,如香港花卉工商会联合种植同业举行义卖,半岛报贩与港中各报联合义卖,酒楼、茶室、茶居、西菜、饭店五行联合商会举行全体同业联合义卖等。义卖时,小贩在摊位高声叫卖,形成热烈的义卖氛围。下自劳苦大众,上至绅商学界,以不同方式踊跃参加义卖,不到一个月时间,通过义卖活动筹款总数已逾100万元。由小贩发起的义卖活动,受到香港各行各业的积极响应与跟进,形成了爱国救亡的义卖运动。陶行知题诗称颂:“南海有义卖,高风可崇拜。富翁学穷人,中国不会败。”时任广东省主席吴铁城赞义卖运动“实为国内外之创举,物质精神,皆为极大贡献”。

受香港的影响,澳门亦积极开展义卖运动。1938年8月31日,蓬莱新街华记饭店首先举行义卖,之后各行商闻风而起。在澳门各界救灾会的倡导下,各商店纷纷响应。截至12月21日,国民政府收到各商号义卖捐款65639元,并称赞澳门各界救灾会:“领导侨商举行义卖,成绩昭著,毅力热忱,洵堪嘉慰。”

积极响应推行义卖运动

香港义卖运动,为抗战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体现出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有利于进行抗战动员,内地因而积极响应。以重庆为例,呈现出全面推进义卖运动的场景。在1938年12月“八一三”聚餐会中,由市党部、市商会及各界领袖共同商讨,即日推进义卖运动。12月13日,重庆市各界义卖献金运动委员会成立。该会由各委员选11人组织常务委员会,推选主任委员1人,综理该会对内对外一切事宜,下设总务组、宣传组、稽核组、劝导组,各设正副组长各1人,分理一切具体事项。该会又制定《重庆市各界义卖献金运动委员会组织大纲》《重庆市各界义卖献金运动办法纲要》《奖励义卖献金办法》等。义卖运动随之迅速高涨。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如波谈世界

如波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