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玩“声东击西”,中美经过三轮谈判,美方最关注的不是关税,也不是稀土,而是如鲠在喉的俄伊问题。不解决掉俄伊,可能以后还会有巴西,中方的国际结算体系搭建成熟,中美博弈很难占上风。 以前,美元一直是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主导货币,美国正是靠着控制结算手段,才有底气对外挥舞金融制裁的大棒,但是形势正在被打破。 亚洲、南美和中东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寻求新的结算模式,巴西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巴西的两洋铁路项目一旦建成,不仅让本国产品更快出口,也把人民币作为主要融资和结算工具。 许多南美国家看在眼里,如果巴西尝到甜头,很可能接连效仿,这样中国主导的结算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支撑这一切的,是中国自己搭建起来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条“金融高速路”已经拓展到了全球大部分地区,不管是亚洲、非洲还是拉美,很多国家都能直接用人民币跨境收付,有效降低了对美元结算的依赖。 这背后的现实例子就是,俄罗斯已经有超过一半的能源出口给中国用的都是人民币结算,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之后,也越来越多地用人民币进行石油交易,原本以美元为中心的能源圈子正在悄悄发生重组。 不仅如此,俄伊还把这种新模式分享给其他国家。比如说,俄罗斯和印度部分石油买卖用卢比和人民币混合结算,伊朗和土耳其合作管道也尝试各自本币结算。 这么多国家绕开美元,把贸易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对美国来讲就是一个麻烦的开始。一旦越来越多的交易改用人民币和本币,美国的金融管控威力就会打折扣,美元的全球影响力自然会被削弱。 美方在谈判桌上表现得很明显,虽然嘴上说关心关税,其实核心就是担心这些本币结算体系继续扩散。中方则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认为与其他国家的正常合作、能源贸易没有道理被美国操控。 实际上,中国搭建的CIPS是开放和自愿的,欢迎任何国家加入,不属于任何封闭集团。这也是为什么,除了俄罗斯、伊朗,像沙特、非洲银行等都愿意参与进来,因为大家都想减少风险,找到多一个选择。 所以说,虽然现在中美之间的话题还是关税和出口,真正较量的底牌已经是金融体系。美国过去靠美元的独特地位,说一不二,但今天中国用新的结算网络,把主动权握在了手里。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同多元结算的重要性,人民币和本币结算成为共同趋势。美方担心失去控制已经很明显,而金融格局的变化已经难以逆转。 中美博弈走到金融层面,实际上中国已经有了更有力的支撑,一个更加平衡的国际经济新局面正在形成。
美国在玩“声东击西”,中美经过三轮谈判,美方最关注的不是关税,也不是稀土,而是如
火速聊世界
2025-08-10 11:32:00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