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派留美拒不回国,可是她在美国深修40年后,却带着全部的

霁雾阙任 2025-08-09 16:15:37

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派留美拒不回国,可是她在美国深修40年后,却带着全部的积蓄回到了中国……     你可能对“袁钧瑛”这个名字不太熟,但在科研圈,她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她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上海的第一个理科状元。     当年,袁钧瑛凭借优异成绩被公派到美国深造,却选择留在那边,还加入了美国国籍。     这一决定让不少人骂她“白眼狼”、“吃里扒外”。     可40年后,她带着全部积蓄和满腔热情回到中国,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袁钧瑛出生在上海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家庭,父母都是医学领域的教授,从小她就在书本堆里长大,对学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1977年,时隔十年,中国恢复高考,20岁的袁钧瑛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拼命备考,最终以全市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进入了她梦想的生物系。     大学期间,袁钧瑛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是班里最拔尖的。     袁钧瑛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也萌生了将来做研究、搞科研的想法。     毕业后,她拿到了国家公派名额,前往美国留学,一路考进了哈佛大学。     在哈佛,袁钧瑛被先进的实验条件和开放的学术氛围深深吸引,整个人像掉进了宝藏一样沉迷其中,主攻方向是细胞凋亡。     袁钧瑛在这个前沿领域一步步扎根,甚至成为全球第一个发现“细胞死亡基因”的科学家,发表了一系列重量级论文,一下子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号。     随着科研成果越来越多,袁钧瑛也做出一个大胆决定——留在美国继续深造,并最终加入美国国籍。     这在当时无疑是“炸弹级别”的消息,国内不少人指责她“白眼狼”,认为袁钧瑛拿了国家的钱出国,却转头加入别的国家,说她不懂感恩。     面对舆论,袁钧瑛从不回应,也不辩解,只是埋头做研究。     之后的几十年,她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不仅成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还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     但其实,在袁钧瑛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牵挂从未断过。     2012年,她终于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回国。     袁钧瑛带着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技术、人脉,还有几乎所有积蓄,回到她的母校复旦大学,重新扎根在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上。     她创办了自己的研究中心,把在美国学到的东西一股脑儿都带回国内,跟年轻学者们一起攻坚克难。     2017年,袁钧瑛组织了一场大型学术交流会,把多年研究成果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她还拿出一笔钱捐给国内科研机构,继续支持年轻学者搞科研。     袁钧瑛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顾问,帮国家出谋划策。     面对当年留在美国的争议,袁钧瑛也曾坦诚表示,那时候国内科研条件确实有限,她选择留下,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积累。     而现在,她想把这一切都带回来,为祖国科研事业添一份力。     对于袁钧瑛的两次选择你怎么看?

0 阅读:0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