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菲律宾认为我国会不计前嫌,施以援手,被困8天,中国仅提供低限度援助!而这一切表明,中国在菲律宾长期的挑衅下,已不愿当一边援助,另一边主权被挑衅的冤大头了。 (信源:中华网——菲律宾遭台风重创 中国态度转变引发关注) 八天特大暴雨,把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变成了一片汪洋。浑浊的洪水吞噬街道,浸泡民居,整座城市几乎瘫痪。物资短缺的警报和民众无助的眼神交织,气氛令人窒息。 然而,在这场灾难面前,一个熟悉的身影却异常缺席。过去,每当菲律宾遭遇天灾,中国的援助总是第一时间到达。可这一次,整整八天,北京选择了沉默。 没有满载物资的货船,没有官方慰问,更没有救援队的身影。这种异乎寻常的安静,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案,或许要从不久前南海上演的一出独角戏说起。近来,马科斯政府精心策划了一场“透明战略”的公关秀,企图通过持续发布剪辑过的视频,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把矛头直指中国。 谁知这套剧本很快就演砸了。中国海警局不仅迅速警告菲方停止炒作,更是直接公布了未经剪辑的现场完整视频。 原来菲律宾的船只是主动朝中国的海警船冲过来的,而船员也是精心落水。真相大白后,菲律宾扮演“悲情主角”的企图瞬间瓦解,其“碰瓷”的意图在国际社会面前一览无余,不仅没捞到政治好处,反而赔上了国家信誉。 对外表演用力过猛,对内日子也不好过。马尼拉在国际舞台导演闹剧时,其国内执政根基悄然动摇。马科斯政府推出6.35万亿比索国家预算案,引发民怨。而这样大幅缩减了与民生相关的各类保障。 这种“肥政客、瘦百姓”的分肥政治反映在民调上,马科斯总统支持率暴跌。这不仅是数字变化,更揭示了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内耗,严重牵制政府执政能力。最终,面对民怨,马科斯政府被迫推迟签署争议预算案,其对外强硬底气正被内部危机侵蚀。 内外交困之下,马科斯政府似乎把最后的希望,押在了唯一的外部“靠山”——美国身上。菲律宾国防部长曾公然宣称,菲方有权部署美国的中程导弹。 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在南海的游弋,也一度给了他们一颗虚假的“定心丸”,让他们误以为找到了可以为所欲为的后盾。 可现实远比想象的更直接。当“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与解放军“咸阳舰”及多型战机在南海直接对峙后,这支强大的航母编队最终选择了悄然离开。这一幕,无疑向外界清晰地展示了美国所谓“保护”的真实限度。 进一步看,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飞速进步,早已经改变了地区的战斗差异。而面对这种差异,菲律宾政府只能承认,菲律宾确实“无法与中国抗衡”,需要学着“与中国共存”。这番话,无异于公开承认他们所倚仗的美国靠山,其实并不可靠。 所以,当马尼拉的洪水淹没街道时,中国的沉默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并非傲慢,而是一种清晰的回应:一个国家不能一边在核心利益上不断挑衅,一边又心安理得地指望对方在危难时无条件伸出援手。尊重是相互的,善意更不能被当作理所当然的筹码。 值得庆幸的是,菲律宾国内并非没有清醒的声音。社交媒体上,无数民众在质问政府,为何要用冒险的对外政策,换来一个危难时刻无人理睬的结局。 地缘政治学者马里奥·费迪南德·帕西翁也在呼吁,菲律宾应当学习中国,走务实合作的道路,而不是沉迷于对抗与表演。事实上,在第七届中国进博会上,菲律宾企业达成了16亿美元的出口销售额,这清晰地证明,合作远比对抗能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现在,摆在菲律宾面前的道路已经非常清晰。是继续沉溺于虚伪的政治表演,还是回归理性,正视与邻国的关系,并着手解决好自身的内部问题? 今天的洪水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不能清醒,未来恐怕还会有各种形式的“沉默”反复上演。这场代价沉重的“休克疗法”,能让马尼拉真正明白过来吗?
[中国赞]菲律宾认为我国会不计前嫌,施以援手,被困8天,中国仅提供低限度援助!而
韫晓生
2025-08-07 19:16: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