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终于哭了。 ​8月6日,卢拉在庆祝巴西第二次脱离“世界饥饿地图”的大会上,这

森森视野 2025-08-07 18:15:43

卢拉终于哭了。 ​8月6日,卢拉在庆祝巴西第二次脱离“世界饥饿地图”的大会上,这位亲华的巴西总统忆起自己及底层民众的艰难岁月时,竟然哭了三次。 “看他们把香肠三明治放进嘴里,我会想象自己也咬了一口……” 巴西总统卢拉在主席台上哽咽着说出这句话时,台下寂静无声。这位70岁的老人三次抬手抹泪,最终在掌声中平复情绪——此刻,巴西正式宣告脱离联合国“饥饿地图”,3300万人从极端饥饿中爬了出来。 8月5日这场庆祝仪式,本该是卢拉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但他没有谈政绩,反而剖开自己最痛的童年记忆:7岁才尝到人生第一口面包,站在街头盯着别人手里的香肠三明治幻想滋味,因为羞耻不敢开口讨要食物。“饥饿会从内部吞噬你,更可怕的是,你不敢让人知道自己在挨饿。” 一、从贫民窟到总统府,饥饿是他的起点 卢拉的故事是巴西底层苦难的缩影。出生在东北部贫民窟,八个孩子中第七个,小学没毕业就去擦皮鞋、当报童。30岁成为反抗军政府的工会领袖时,他代表的正是那些“假装不饿”的穷人。 2003年他首次当选总统,巴西还有28%人口活在极端贫困中。通过“家庭补助金”计划,他把贫困率压到8%以下,2014年巴西首次脱离“饥饿地图”。可此后政策中断,饥饿卷土重来。2021年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巴西重回“饥饿地图”,1900万人陷入粮食危机。 二、两年“闪电战”,饥饿地图上抹掉巴西的名字 2023年1月卢拉第三次宣誓就职时,全国饥饿人口比例高达4.2%。他在演讲中攥紧拳头:“饥饿不能等!” 第二天,“无饥饿巴西计划”启动——学校免费餐食全覆盖、贫困家庭每月基本食品补贴、贫民窟社区菜园计划……国库资金被精准投向最脆弱的人群。 效果快得惊人。到2024年,巴西严重粮食不安全人口比例从4.2%骤降至1.2%,极端贫困率跌破4.4%历史最低点。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报告确认:巴西再度脱离“饥饿地图”。当会场大屏幕弹出这份报告时,卢拉再也抑制不住泪水。他知道,那些躲在角落幻想香肠面包的孩子,终于可以真实地咬下去了。 三、向东转身:中国合作背后的脱贫密码 很少有人注意到,卢拉在推动国内反饥饿计划的同时,外交棋局上也在下一盘大棋。今年5月他第六次访华,带着200多名巴西商界领袖落地北京,临行前在社交媒体宣言:“中巴合作是巴西人就业与收入的答案!” 合作远超大豆与铁矿石买卖。巴西牛肉输华绿色通道加速审批,为产地州创造12万个岗位;华为在巴西5G智慧农场项目让小型农户增产三成;更关键的是,中巴本币结算协议让巴西节省超30%贸易成本,这些资金全部注入“反饥饿基金”。 最具野心的项目是穿越南美的“两洋铁路”。当这条由中国承建的铁路贯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港口,巴西农产品将彻底绕开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直抵亚洲市场。“中国帮我们建铁路,美国只会给我们画大饼!”巴西官员的感慨,道出拉美“去美元化”浪潮下的现实选择。 卢拉擦干眼泪后,屏幕切换到贫民窟里孩子们捧着免费午餐的笑脸。这一刻,那个7岁才尝到面包滋味的孩子,终于让3300万人远离了他曾经历的绝望。巴西的脱贫之路仍要穿过经济波动与政治博弈的险滩,但至少此刻,香肠三明治的滋味不再需要想象。 看着卢拉三次落泪的样子,你觉得这份“脱贫成绩单”里,最珍贵的是什么?一个从贫民窟走出来的总统,到底凭什么能让国家两度告别饥饿? 官媒来源: 新华社 8月7日 《庆祝巴西脱离“饥饿地图” 卢拉忆及艰难岁月泣不成声》 环球人物网 8月7日 《庆祝巴西脱离“饥饿地图” 卢拉忆及艰难岁月泣不成声》 中新网 5月14日 《连发多条帖文!巴西总统:中巴合作给巴民众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0 阅读:211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