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白高兴了?原本计划进入巴基斯坦开发石油,但是没想到巴基斯坦的石油矿区分布以及归属具备很大的争议,很多石油的归属权,根本不在于巴斯坦政府。 这事儿得从2025年7月底说起,当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兴奋地宣称,美国企业将主导开发巴基斯坦俾路支省90亿桶原油,作为交换,巴基斯坦纺织品对美出口关税能从29%降到19%。 消息一出,华尔街的石油巨头们摩拳擦掌,仿佛已经看到黑金滚滚而来的景象。但短短一周后,这些企业却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原因很简单——他们发现巴基斯坦地下的石油,很多根本不在伊斯兰堡政府的口袋里。 俾路支省这片占巴基斯坦国土面积44%的广袤土地,地下埋藏着全国75%的油气资源,可这里同时也是地方部落势力盘踞的“国中之国”。当地布格蒂、马里等部落早在英国殖民时期就通过武装斗争获得了矿产自主权,如今更与沙特阿美等外资石油公司签有长期分成协议。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报告显示,俾路支已探明油田中,仅有12%完全归属中央政府,其余要么被部落控制,要么是外资企业占股超过50%的联合项目。这就好比开发商看中了一块地皮,签完合同才发现地契分散在几十个业主手里,每个业主都要单独谈判,难度可想而知。 更让美国企业头疼的是俾路支复杂的安保环境。这里活跃着“俾路支解放军”等十余支分离主义武装,过去五年针对油气设施的袭击年均增长37%。2024年中国企业在瓜达尔港的炼油厂就遭遇过火箭弹袭击,导致3.8亿美元设备损毁。 美国雪佛龙公司曾做过测算:在俾路支开采石油,安保成本要比中东地区高出4倍,相当于每桶油凭空增加28美元成本。当纽约原油价格在75美元徘徊时,这种买卖显然不划算。 巴基斯坦政府的态度也耐人寻味。虽然表面上欢迎美国投资,但其《石油开采条例》明确规定:外资企业利润分成不得超过净收入的45%,且必须转让核心技术。这与特朗普团队最初设想的“美方占股70%+技术保密”方案相差甚远。 伊斯兰堡的官员私下透露:“我们不可能为美国破例,否则中国、俄罗斯的投资方都会要求同等待遇。”这种平衡外交的策略,使得美巴协议沦为纸上谈兵——既不能给美国企业足够利润空间,又无法提供稳定的开采环境。 深究起来,特朗普团队的失误在于用“德州思维”看待巴基斯坦石油。美国页岩油革命的成功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和稳定法治基础上,而巴基斯坦的矿产资源却困在部落传统、地缘政治和恐怖主义的三重泥潭里。 当埃克森美孚的勘探队发现俾路支某处油田需要同时应付部落长老的抽成、分离武装的勒索和政府的环保审查时,再诱人的储量数据也抵不过现实的冷水。
巴基斯坦替中国出气,把美国坑了,果然还得是我们的“巴铁。” 原来巴基斯坦和美
【15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