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实在人!”近日浙江杭州,一司机凌晨下高速时,因忘带手机没法支付通行费用,收费员报告给班长后,班长提出帮她先垫付,司机感激不已,并要对方留个联系方式,等她回家就转账,没想到,事后司机和班长的做法太暖心了! “您别急,这钱我先帮您垫上!”收费站当班班长的一句话,让一位因忘带手机而无法支付通行费的司机连连道谢,也让许多网友直呼“人性化”。 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却在短短几天内引得无数网友感慨,不仅因为收费员的暖心相助,更因为司机随后的举动,让这场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考验”,成为了城市文明的一道亮光。 当车辆缓缓驶入收费站,司机摇下车窗,习惯性地摸向口袋,却突然僵住了,手机不见了,司机顿时有些尴尬:“我手机可能落家里了,现在身上一分钱现金也没有。”收费站本可以要求司机抵押物品或等待亲友送钱,但班长却主动垫付。 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实则是基于对陌生人的极大信任,班长既没有要求司机留下身份证件,也没有登记车牌,仅仅互留了电话号码。事后她解释说:“我们收费站每天要面对上千辆车,类似情况每个月都会遇到几次。大多数人都会如约归还,没必要把事情搞得太复杂。” 令人动容的是,司机并未让这份信任落空,不久后,班长的手机收到一条转账信息,司机不仅归还了高速费用,还特意多转了3元,并附言:“感谢您的帮助。”这3元钱虽是小数目,却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恩。 而类似的事情也时有发生:2023年,柯桥收费站一位班长为手机遗失的货车司机垫付千元通行费,司机两小时后如数归还;2022年,上方收费站收费员为身无分文的长途司机垫付388元,司机不仅全额还款,还多转100元表达谢意。 这种“先通行、后付费”的灵活处理方式,既保障了道路畅通,又体现了人性化的考量。正如这位班长所说:“谁都有忘事的时候,将心比心,能帮就帮。”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有网友在意感谢费给的太少,甚至评论“就3块跟没给有什么区别?”,但更多网友在意的是其中蕴含的契约精神,没有书面协议、没有法律约束,仅凭口头承诺就完成的借贷,堪称现代版的“君子协定”。 在移动支付普及的今天,这种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互助精神尤为珍贵。多转账的3元钱虽是小数目,却承载着司机对班长善举的真挚感谢。所以科技可以改变支付方式,但永远无法替代人心之间的温度,而这,才是真正畅通无阻的“通道”。 信息来源: 伍视频丨《司机下高速忘带手机无法支付,高速工作人员垫付通行费》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都是实在人!”近日浙江杭州,一司机凌晨下高速时,因忘带手机没法支付通行费用,收
万象快报侠
2025-08-07 01:07:5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