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把算力砍掉80%的H20芯片卖给中国,没想到被中国工程师成功破解,结果发现芯片竟暗藏“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后门! 事情要从2024年底说起,一批芯片进入了中国市场。 它们来自英伟达,型号H20,是美国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后,这家公司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产品。 明眼人都能看出它的“不一样”,算力比旗舰款H100少了八成还多,有人开玩笑说,这就像把赛车引擎换成了摩托车的,能跑,但跑不快。 谁也没料到,这芯片上岗才六天,就出了大问题。 负责调试的工程师拆开检查时,发现了些不寻常的东西。 芯片深处藏着两个特殊模块,不是常见的接口或传感器,倒像是专门设计的“开关”,一个能定位芯片位置,另一个能远程切断运行。 消息在行业群里传开,大家后背都冒冷汗。 要知道,这些芯片可能用在智能电网的调度系统里,可能装在远程手术的医疗设备中,甚至可能嵌入城市交通的指挥平台。 这事很快就有了更复杂的背景。 有人翻出前两年的新闻,美国国会早就有议论,要给卖到中国的芯片装追踪器。 英伟达那边急着回应,说“没有后门,谁也控制不了”,可这话听着总有点悬,就像有人说“我不会开你家锁”,却没说自己手里有没有钥匙。 国家相关人员立马找到英伟达的负责人,按照规定问责他们。 工作人员没绕弯子,直接要他们拿出证明材料,说清楚这些模块到底是干什么的。 毕竟,芯片这东西早不是简单的零件,它连着一个国家的算力底座,牵着千万人的日常生活。 这场风波里,最让人揪心的是中国企业的处境。 他们的CUDA软件就像个万能工具箱,各行各业的开发者都会用,换别的牌子,好多程序都得重写。 所以就算H20性能打了折扣,企业也得咬牙买,国产芯片确实还差点意思。 它2023年11月刚发布时,被看作是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妥协",算力148TFLOPS,刚好对标华为的昇腾910B。 可到了2024年4月,特朗普政府突然禁售,一下子让国内企业慌了神。 但这道禁令也给了国产芯片机会。 英伟达那边一口气计提了45亿美元损失,这边华为就宣布,昇腾920芯片能赶上H100的水平,2025年9月就能量产。 寒武纪更猛,单季度营收涨了四十多倍,第一次尝到了盈利的滋味,他们的思元590芯片,好多人说“快追上A100了”。 就在国产芯片刚有点起色的时候,今年7月,黄仁勋带着他的芯片又可以卖的消息,来了中国。 这是他一年里第三次来,穿了身唐装参加链博会,见了雷军,王坚这些企业家,还特意提了DeepSeek,文心一言这些中国大模型。 他说“中国的开源AI帮了全球大忙”,这话听着实在,可背后的情况是,这些大模型训练用的主力芯片,还是英伟达的。 有专家说得直白,只要H20能正常卖,国内企业肯定优先买它,国产芯片就算算力差不多,也没人愿意用。 就像在别人的锅炉上炼钢,火候永远由别人说了算。 英伟达太懂这个道理了,他们几乎每六个月就推出新一代芯片,H20刚解禁,更先进的CPO技术已经在研发中,黄仁勋说这技术得搞二十年,言下之意,他们会一直跑在前面。 不不过变化也在悄悄发生。 国家搞的“东数西算”工程,已经搭起了国产算力平台,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试着用国产芯片训练模型。 寒武纪的工程师说,现在找他们适配软件的企业多了不少,以前总说“没生态用不了”,现在发现,用的人多了,生态慢慢就起来了。 黄仁勋这次来华,还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CUDA其实挺开放的,大家可以基于它搞兼容版本。" 这话像是松了口,又像是一种自信,毕竟,真正的护城河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千万开发者形成的使用习惯。 围绕H20的这些事,说到底就是一场关于“自己做主”的较量。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科技上能自己说了算,不是一句空话,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 可能还得好些年,中国芯片才能真正赶上英伟达的水平,但至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 买别人的芯片,再先进也是别人的,自己造的芯片,哪怕起步慢点,也是在走自己的路。 就像那些在实验室里调试国产芯片的工程师说的,他们每天多解决一个问题,中国的算力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这大概就是H20事件给我们的提醒,科技竞争从来不是冲刺跑,谁能一步一个脚印走扎实,谁才能笑到最后。
黄仁勋把算力砍掉80%的H20芯片卖给中国,没想到被中国工程师成功破解,结果发现
星球拾光
2025-08-06 14:38: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