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四次侵略中国,每一次都是冲着亡国灭种来的,日本人很奇怪这样一件事情,明明当

只言片语里 2025-08-06 13:50:22

日本曾四次侵略中国,每一次都是冲着亡国灭种来的,日本人很奇怪这样一件事情,明明当初侵略中国的国家不止日本一个,搞屠杀的也有不少,但为什么中国唯独对日本的记忆那么深刻? 东条英机。这家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生于1884年,在东京一个军人家庭长大。他爸东条英教是陆军中将,参加过甲午战争,当过大本营参谋。从小,东条英机就泡在军营氛围里,1899年进陆军幼年学校,1905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排名第十位。那年他作为少尉,参加了日俄战争,在战场上指挥部队推进。 毕业后,东条英机继续深造,1915年从陆军大学毕业,排名第三位。从那开始,他在陆军省混,逐步爬上去。1920年代,他去瑞士当驻外武官,观察欧洲军事情况,还穿过美国,记下军工设施。1928年升大佐,1931年当陆军省军务局动员课长,推动日本扩军,组织士兵操练火炮和射击。 1935年,东条英机调到中国东北,当关东军宪兵司令官。他在那强化控制,建立军事顾问团和保安局,监视当地人和满洲国军警,抓捕抵抗分子。1937年升关东军参谋长,推动扩大对华作战。七七事变后,他组东条兵团,用闪击战术打中国军队,占了南口、北京、张家口和大同等地。 东条英机还管731部队,这支部队在吉林农安县做人体实验,用中国人测试细菌武器,导致很多人死掉。1940年,他下令建特种支队,继续这些实验。1941年10月,他当上日本首相,还兼陆军大臣和军需大臣,推动跟德国意大利结盟。12月7日,他批准炸珍珠港,扩大太平洋战争。在位时,他下令在华北搞三光政策,部队烧村子、杀居民、抢东西。 东条英机这种人,推动了日本的侵略步伐,他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中国大片土地遭殃,民众受苦。他不是啥英雄,就是个推动战争的罪魁。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共有四次,每次都带着灭种的目的,跟其他列强不一样。其他国家来中国,多是为钱、生意、眼前利益,日本却想把中国人变成他们的臣民,从文化到血脉都抹掉。 第一次是1592到1598年的万历朝鲜战争,日本丰臣秀吉集结15万军队,想通过朝鲜打进中国明朝。1592年,日本军在釜山登陆,占汉城。明朝派兵援朝,在平壤战役中轰城墙,日本军撤退。朝鲜海军在闲山岛海战用龟船撞日舰,切断补给。日本军推进时,强迫当地人改日式名,拆寺庙。战争打了六年,日本补给断,明朝反击,他们撤军。 第二次是1894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本借朝鲜东学党起义出兵。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日本舰炮击清军济远舰和广乙舰,广乙自沉。9月17日,黄海海战,日本舰包围北洋水师,多艘清舰沉没。陆上,日本军占平壤,逼清军退鸭绿江。11月21日,旅顺陷落,日本军杀平民两万。清政府签马关条约,割台湾辽东。台湾人被迫学日语,学校教日本历史,拆本土庙。 第三次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诬陷中国军,占沈阳。东北军不抵抗,100天日本占东北全境。1932年建满洲国,日本公司控铁路煤矿,强迫劳工挖矿,资源运日本。占领区拆土地庙,禁中国姓,学校宣扬日本天皇,孩子必须说日语,提中国英雄挨罚。 第四次从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开始,日本军在卢沟桥演习,称士兵失踪,炮击宛平,中国守军还击,战争爆发。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本军杀平民俘虏超30万。731部队用中国人做细菌实验,观察冻伤或注入鼠疫。在华北,三光政策让村庄成废墟。 这些侵略,中国人记得清楚,因为日本不光抢资源,还搞文化灭绝,屠杀规模大。其他列强如英国法国,多签不平等条约,抢港口要赔款,但没这么狠地改姓名、烧庙、禁历史。日本想让中国人忘根,变成日本人,这点最扎心。 中国人对日本记忆深,还有个原因,日本战后不认账。其他国家侵略后,多少承认点,日本却在教材里避重就轻,说是“进入中国”,不愿承认罪行。联合国批评日本历史观不正,提醒别美化过去。 战后,日本投降,国际法庭审战犯。东条英机1944年7月因菲律宾海战败下台。1945年投降后,美军抓他,他用枪射自己胸,自杀没成,医院救回后关押。1946年远东法庭开庭,东条和其他被告听罪状,包括策划侵华和反人类罪。检察官出证据,证人讲东北华北屠杀,东条沉默。1948年11月判他甲级战犯,12月23日绞刑,尸体火化,骨灰部分撒太平洋,避免追随者利用。 日本接受旧金山和约,释放部分战犯,但历史否认继续。1951年和约签,日本承认判决,但国内教科书改内容,淡化南京大屠杀和731。1978年,东条等14名甲级战犯进靖国神社,国际抗议。自卫队1954年建起,扩大活动,在东海巡航,导弹演习,跟美军训练。2021年起排放福岛核污水,管道排放射物,影响渔业海洋。联合国报告批评环境风险,中国和其他国家抗议,日本坚持,说处理过但数据有疑。说到底,历史不是随便忘的。中国人记着这些,是为后代警醒。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