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年,朱元璋和徐达闲谈时,突然发问:“听闻你的大女儿天姿国色,秀外慧中?”

古往乐报菌 2025-08-06 13:06:56

1373年,朱元璋和徐达闲谈时,突然发问:“听闻你的大女儿天姿国色,秀外慧中?”徐达心里咯噔一下:女儿青春貌美,难道皇帝要老牛吃嫩草?心中也有一丝慌张,不料朱元璋话锋一转,你觉得朕的四皇子朱棣如何。 朱元璋和徐达的故事,得从濠州说起。朱元璋1328年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早逝,只能去当和尚讨饭。1352年,他投奔红巾军,跟着郭子兴干起来,后来自己拉队伍,硬是打出了一片天。徐达呢,1332年出生,也是濠州人,家里务农,自小练武,长得高大清瘦,颧骨挺高,看着就有点硬气。1353年,他也加入红巾军,后来跟着朱元璋混,俩人算是老乡加战友。 徐达一听朱元璋夸女儿,后背都绷紧了——皇帝要是真动心思,这事儿可不好推。直到听见“四皇子朱棣”几个字,才松口气,立马跪地谢恩:“小女能配燕王,是臣家门之幸!” 这门亲事,表面是君臣亲上加亲,背后藏着朱元璋的算盘:把开国第一功臣的家族和朱家血脉捆死,皇权才坐得稳。 徐达这大女儿徐妙云,真不是普通闺秀。从小抱着兵书不撒手,连教书先生都夸她“女诸生”,学问压过一堆男人。1376年,14岁的徐妙云嫁给了16岁的朱棣。新婚小两口被朱元璋打包送去北平就藩,一个当燕王戍边,一个管燕王府。徐妙云把王府账目、人事、后勤理得清清楚楚,朱棣在外打仗毫无后顾之忧。九年里连生三子四女,朱棣愣是没纳一个妾——感情好到这份上,老朱家历史上都少见。 可朱元璋对徐达,嘴上喊“布衣兄弟”,心里防得紧。1380年北伐归来路过开封,他故意绕道陈桥驿,那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造反圣地”。朱元璋眯眼敲打徐达:“当年起兵是为安天下,可不是图富贵!谁要起了歪心思…”话音没落,徐达冷汗浸透衣裳,扑通跪地表忠心。更绝的是某回喝酒,朱元璋硬把徐达灌醉抬进自己旧邸龙床。徐达醒后魂飞魄散,滚下台阶磕头喊“死罪”。朱元璋哈哈大笑——试探结束,满意了。 再看徐妙云,她才是老朱家最值“投资”。1399年靖难之役爆发,朱棣奔袭大宁,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城头箭雨如蝗,徐妙云一把扯过铠甲套上,领着世子朱高炽和将领妻妾抡刀守城。没兵?发动全城老弱举火把、擂战鼓!妇女们挥菜刀砍云梯,扔瓦片砸敌兵,硬撑到朱棣回援。没这出“娘子军守城记”,朱棣夺位早成泡影。 朱棣登基后,徐妙云成了唯一配享“天子亲拟诏书、承天门昭告天下”殊荣的皇后。她劝朱棣善待建文旧臣:“解缙那些大才,可都是你爹留给国家的!”又亲手写《内训》约束后宫,带着妃嫔节衣缩食省军饷。1407年病危时,还求朱棣抚恤北平守城妇女的遗孤。她死后十七年,朱棣再未立后——帝王凉薄,却把仅有的真心全给了她。 朱元璋拿徐家当棋子,徐达用恭谨换平安,徐妙云则以才智搏出皇后尊荣。帝王心术和将门生存之道,在这段联姻里撕扯得淋漓尽致。所谓君臣佳话?不过各自戴着面具跳一场权力探戈罢了。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古往乐报菌

古往乐报菌

带来欢乐,推送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