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于荣光父亲被查出得了癌症,医生诊断最多活三个月,建议抓紧入院治疗。没想到于荣光却说:爸,咱们回家喝酒去,不醉不归!医生听完目瞪口呆,这个大明星太没人性了吧,赚那么多钱,竟然不舍得给老爸治病!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
于鸣魁是京剧界的名角,唱了一辈子戏,退休后还坚持晨练。
那天他正压腿,突然腹痛如刀绞,被家人紧急送医。
于荣光从剧组疯跑回来,医生拿着化验单叹气:“晚期,要么冒险换肝,要么化疗维持,你选吧。”
他看着病床上父亲蜡黄的脸,突然做了个惊人的决定:“不治了,回家。”
当晚,于家客厅摆上了一桌子菜,于荣光拧开一瓶酒,给父亲倒了满满一杯。
“爸,尝尝这个,我特意找的好酒。”
老爷子不知道,那是无醇葡萄酒,喝着有酒味,却不含酒精。
接下来的日子,于荣光推掉了大半工作,每天陪着父亲吊嗓子、练身段。
老爷子念叨想吃城南的糖火烧,他凌晨五点就去排队;
说想看当年的戏服,他翻箱倒柜找出来,陪父亲在院子里走了一段《挑滑车》。
有次老伙计来看望,见老爷子气色红润,打趣道:“你这哪像得绝症的?”
于鸣魁哈哈大笑:“我儿子说了,高高兴兴活着,比躺医院遭罪强。”
七年里,癌细胞没少折腾,但老爷子始终没掉过泪。
直到80岁那年,他突然觉得喘不上气,于荣光才含泪说出真相。老爷子拍着他的手:“傻小子,爸早猜着了。能多陪你七年,值了。”
医生后来感慨:“这是医学奇迹,更是心态的胜利。”
那些当初骂于荣光 “不孝” 的人,这才明白他的苦心——有些时候,让亲人有尊严地快乐活着,比在病床上煎熬更重要。
谁能想到,这个懂得 “放手” 的硬汉,当年差点因为拍戏太苦而发誓永不碰镜头。
1982年,《木棉袈裟》拍完,于荣光跟朋友吐槽:“谁再拍戏谁是孙子!”
那时他刚从京剧舞台转型,11岁进北京风雷京剧团,十年苦练成了武生名角。
看到李连杰靠《少林寺》爆红,他也动了心思,被导演徐小明选中演反派祁天远。
可拍戏比翻跟头难多了。
大冬天穿单衣在雪地里站半夜,下午三点才吃午饭,台词说错一个字就得重拍。
有次吊威亚摔下来,他忍着疼爬起来继续,晚上回宿舍才发现骨头裂了。
“这哪是人干的活?” 他撂下狠话,可电影上映后,他演的反派又狠又飒,竟然火了。
戏台上的名角,成了银幕上的硬汉,于荣光把 “不拍戏” 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
1995年和李连杰合作《给爸爸的信》,他演的甫光一句 “兄弟就是拿来出卖的”,成了经典台词。
两人的打戏拳拳到肉,观众看得过瘾,他却在片场偷偷练了三个月——怕自己京剧的 “舞台范儿” 太浓,被李连杰比下去。
港片黄金时代,他成了 “反派专业户”,却不甘心一直当配角。
港片式微后,他回内地当导演,拍《舞乐传奇》时,带着剧组在云南雨林里摸爬滚打,演员抱怨条件苦,他说:“当年我拍《木棉袈裟》,比这苦十倍。”
没想到六十多岁,他却因离婚上了热搜。
2021年,结婚35年的妻子王玉苓申请冻结他5000万存款,最终分得一半家产。
有人替他不值:“一辈子拍戏,存款还不如网红多。”
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于荣光向来低调。
妻子是初恋,当年是国企职员,他从不曝光家人,网上唯一的全家福里,王玉苓穿着朴素,笑容温和。
35年里,他跟林青霞、王祖贤等美女合作,从没传过绯闻。
离婚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聚少离多,有人牵扯到女徒弟,可于荣光始终没回应。
就像他处理父亲的病一样,他习惯把心事藏起来。
如今67岁的于荣光,偶尔还会出现在片场,背有点驼了,眼神却依旧锐利。
有人问他后悔吗?他笑了:“人生哪有全如意的?父亲多活了七年,我拍了自己想拍的戏,够了。”
从京剧武生到银幕硬汉,从孝子到离婚老人,于荣光的人生像他演的戏,有热血,有遗憾,却始终透着股韧劲。
就像他带父亲回家喝酒那天,看似不合常理的选择里,藏着最通透的人生智慧——该坚持的绝不放弃,该放下的坦然接受。
妍妍
然后六个亿拍个斗气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