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对台要求,让李在明犯了难,不出席阅兵已经是最大底线 李在明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台海、造船、关税,中美之间每一根线都扯在他身上。青瓦台每天亮着灯,能熬夜的人都在熬夜。 韩国的命根子是造船业,这是这个国家少数还能在全球抬头的产业。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在高附加值船型和环保技术上领先,这东西不是面子,是饭碗。几十万家庭吃的就是这碗饭。特朗普盯上了这一点,在关税谈判里给出诱饵:合作造船,关税从25%降到15%。 账面上看,这是双赢。韩国保住出口,美国拿到更便宜、更快的造船能力。可李在明心里明白,这只是开胃菜。特朗普的算盘从来不藏着掖着——经济合作是敲门砖,真正想要的,是把韩国拽进台海里。 他的要求很直接:驻韩美军的任务半径,别只盯着朝鲜半岛,要能伸到台湾海峡。一旦台海有事,美国就能从韩国调动部队,对解放军形成牵制。 对韩国来说,这是生死线的问题。一旦跨过去,就等于在东北亚的棋盘上彻底亮相——从此没法再做旁观者,风暴一起,首尔先颤。 李在明比谁都清楚,韩国没资格彻底选边。安全上离不开美国,经济上离不开中国。竞选时他就说过,中国是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处理不好,中韩关系失控,韩国经济第一个垮。 可在国内,这话没人爱听。稍微往中国靠近,就有人扣他“亲中”的帽子。那是政治毒药,沾上就甩不掉。 所以这次93阅兵,他的动作极度克制:本人不去,只派一名信得过的官员代表出席。对中国,这是给面子;对美国,这是暗示——我已经很克制。阅兵不是简单的仪式,谁来谁不来,都是政治话。李在明的选择,就是一行字:台海问题,我不会主动跨线。 问题是,特朗普不是好打发的人。他的风格是典型的商人思维,尝到甜头就会继续伸手。造船合作只是敲门砖,接下来更直接的要求就会来:驻韩美军能不能在台海危机时出动?韩国愿不愿意在联合演习里公开表态?每一题都是刀尖上走路。 韩国的战略空间,正在被压缩得只剩一条细线。过去几十年,韩国的生存逻辑是: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在模糊地带求活路。台海议题一旦爆开,这层模糊就会被撕碎。 选边的代价,李在明心里清楚。真卷进台海,美国会满意,但中国一定反制。经济、供应链、舆论,全是实打实的打击;要是拒绝,美国不会松手,关税、技术、同盟,全能变成压力工具。 更残酷的是,这局棋里,韩国没主动权。台海不是韩国能决定的战场,可一旦美国拉它下场,就很难全身而退。李在明能做的,就是拖,能模糊一天是一天。 这次,他用“不出席阅兵”换来一点缓冲时间。下一次,如果台海真有风吹草动,他就得面对一个没法模糊的选择题:是继续嘴上含糊,冒着美国翻脸的风险,还是点头配合,把韩国拖进风暴中心? 这就是他总统任期的现实:前路全是刀尖,退路已经没了。 参考资料: 《特朗普提驻韩美军台海任务》韩联社 《李在明缺席中国93阅兵》韩国中央日报
特朗普还没赴京,大批高层职员辞职,审批程序已瘫痪,中方行动了在特朗普尚未启程访
【7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