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刘勇抱着一挺轻机枪,摸到越军阵地70米处,对着越军机枪手扫射,谁知子

猫猫背茹茹 2025-08-05 12:28:32

1979年,刘勇抱着一挺轻机枪,摸到越军阵地70米处,对着越军机枪手扫射,谁知子弹却被钢板挡住,而敌人已经看到他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9年的早春,南疆边境的空气里弥漫着硝烟的味道,20岁的刘勇趴在越南茶灵县303高地的半山腰,耳边是子弹呼啸而过的尖锐声响。 这个江西九江小伙参军才一年,此刻却抱着轻机枪,像只猎豹般匍匐前进。 他身后躺着几名战友的遗体,303高地上越军的重机枪正喷吐着火舌,子弹打在岩石上迸出刺目的火星。 茶灵县城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它是通往高平的咽喉要道,越军在这里经营多年,八姑岭和八达岭上碉堡密布,303高地更是被修成了铁桶阵。 13号、14号高地的交叉火力能把进攻路线封得滴水不漏,368团4连已经在这里折损了半个排的兄弟。 连长急红了眼,调来82无后坐力炮对着山头猛轰,可越军的工事就像长了眼睛,炮弹炸开的烟尘还没散尽,机枪声又响了起来。 刘勇的军装被汗水浸透了,他盯着七十米外那个喷着火舌的机枪阵地,突然猫腰从侧面迂回过去。 这个平时被战友称作"稀拉兵"的小伙子,此刻却展现出惊人的战术直觉,他专挑弹坑和灌木丛作掩护,每一步都卡在敌人火力的死角。 距离越军阵地只剩三十米时,他猛地架起机枪扣动扳机,子弹却"铛铛铛"打在钢板上。原来越军早有防备,机枪位前竖着厚厚的装甲板。 暴露位置的刘勇瞬间被弹雨笼罩,子弹打飞了机枪支架,震得他虎口发麻。千钧一发之际,他滚进战壕抄起烈士留下的冲锋枪,三个点射撂倒最近的三名越军。 这个动作仿佛打开了闸门,后续跟进的战友们怒吼着冲进战壕,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就此展开。 有人看见刘勇像头暴怒的狮子,端着机枪在战壕里左右横扫,弹壳在他脚边堆成黄灿灿的小山。 战斗结束后,303高地飘起了红旗,但更残酷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越军的炮火像犁地般覆盖山头,刚接任指挥的副连长被弹片击中,鲜血染红了作战地图。 刘勇把缴获的六挺机枪分置在环形工事三面,自己握着唯一那挺还能击发的轻机枪守在缺口处。 当敌人从南面摸上来时,他故意放近到二十米才开火,枪管打得通红就换下一把,硬是用疑兵之计打退了三次反扑。 山下的14号高地还在喷吐火舌,那是越军最后的屏障,刘勇望着牺牲的连长,耳边响起出征前父亲的信:"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 他抹了把脸上的血污,把剩下的子弹压进弹匣,这场战斗后来被军史记载为"茶灵攻坚战的转折点",那个抱着机枪在钢板上撞出火花的年轻身影,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一夫当关"。 活下来的老兵回忆,刘勇其实是个爱笑的小伙子,训练时总偷偷在兜里揣山楂片,但当他跃出战壕冲向机枪阵地时,所有人都看见了他眼中燃烧的火焰,那不是仇恨,而是一个农民儿子对脚下国土最原始的守护欲。 今天我们在军事博物馆能看到那挺被打弯的机枪支架,金属的凹痕里依然镌刻着1979年春天的温度。 官方信源: 网易新闻《我军战士被越军包围》、《“捣蛋鬼”当英雄》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65

用户13xxx65

3
2025-08-05 14:01

大脑灵活,时间空间方位感掌握得好,动作意识好起到了关键作用,[玫瑰][玫瑰][点赞]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