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重病的浙江副省长冯白驹写了一封求救信,伟人读后,立即派人喊来广州军区丁司令,问:“你认不认识冯白驹?“丁司令答:“知道,只是不熟悉。“伟人讲:“派专机接他,去你们广州军区好不好?“ 冯白驹这个人,说起来是海南革命的老骨干,生于1903年6月7日,在海南琼山云龙镇长泰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冯运熙靠种地和当石匠养家,母亲吴氏管家务事。 他从小就勤快,帮家里干活,1916年进云龙高等小学,读书时还和同学搞了个同志互助社,讨论些进步话题。 三年后考上琼山中学,正赶上五四运动,他成了学生骨干,组织活动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想法。1925年去上海大夏大学预科班念书,在那儿接触到不少革命刊物,和海南老乡交流思想。 回海南后,1926年初经李爱春介绍,当了海口郊区农民协会办事处主任,跑乡村动员农民维护权益。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路。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国民党围剿共产党人,他奉命建中共琼山县委员会,任书记,发展基层组织,还组建讨逆革命军。 7月当琼崖讨逆革命军第六路党代表,9月率队参加全琼武装总暴动。暴动后转入农村,继续扩展党的工作。1929年初调澄迈县委书记,组织农民自卫军。 1930年1月接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领导琼崖武装在国民党围剿下打游击,保存力量,建立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2月日军侵琼,他指挥琼崖抗日独立队在潭口阻击敌人。 1940年9月任琼崖特委书记兼独立总队队长和政委。1941年2月任琼崖军事委员会主席。1944年秋任琼崖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领导部队打击日军,发展抗日力量。 解放战争中,他当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指挥秋季、春季、夏季三次攻势,扩展部队到数千人,配合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周总理评价他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任海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6月任中共海南岛区委书记,7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9月任海南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1年4月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主任,处理地方事务,推动建设。 1952年冬调任中共华南分局委员兼统战部长,参与区域统战工作。1957年转浙江省副省长,负责行政事务。那时候他因地方主义问题受批评,从广东调走,但继续干活。 到1971年,已经66岁,身体出问题,肺气肿、心脏病缠身,在浙江医院治疗,医疗条件有限,缺特效药。他想回南方养病,但不愿麻烦组织,身边人劝他写信向上反映。 信里只提病重和想回南方的愿望,没夸大功劳。信寄到中央,伟人看后马上叫来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丁盛知道冯白驹是海南琼崖纵队老领导,但不熟。 伟人指示派专机接人,去广州军区治疗和照顾。丁盛执行命令,广州军区改装伊尔-14运输机,加担架和氧气瓶,确保飞行平稳。冯白驹被接走时病情严重,但这一安排让他有机会在南方环境恢复。 这事时机巧,伟人对老干部处境关注,冯白驹的不争态度成了理由。广州军区后勤部长协调资源,没先例但必须办。冯白驹到广州后,病情稳定,在军区医院用上好药,呼吸顺了些。 他开始写琼崖纵队史,留资料给后人。1972年转北京日坛医院,继续治疗。周总理指示安排,那里条件更好。医生查出癌症晚期,但治疗没停。 冯白驹一生坚持革命,领导海南武装斗争23年,靠群众建立根据地,保存力量到胜利。他教育家人跟党走,朴实做人,踏实做事。 用毛主席纪念白求恩的话要求亲属,对人民有益就是高尚。侄子冯尔动回忆,冯白驹重视红色教育,影响家族,小辈从小接受这种精神。 1973年7月19日,冯白驹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中央开追悼会,周总理等送花圈,遗体葬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事迹载入史册,海南建自贸港时,人们学习他的精神,坚定执行党的政策,拼搏实干。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