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长白山北坡的原始森林里,寒风如刀,雪花打着旋儿扑面而来。那是凌晨寅时,25岁的采参人章龙裹着厚重的鹿皮袄,腰间扎着红腰带,脚踩靰鞡鞋,手中紧握索拨棍,踩着厚厚的雪壳,喀嚓喀嚓地钻进针叶林深处。 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的清冽香气,夹杂着湿冷的土腥味,远处偶尔传来“啵咕”鸟的低鸣,仿佛在指引方向。他的目标很简单——挖一株上品野山参,换点银子给家中老母治病。 章龙是个老参客,熟知山里的规矩:遇参不喊“人参”,得叫“棒槌”,以免惊走灵物;挖参得用鹿骨签子,慢慢梳理参须,不能伤了根。 这天,他循着“喊山”的回音,蹲下身拨开厚厚的苔藓层,眼前一亮——一株五品叶的野山参,芦头饱满,参须如老者白髯,静静卧在雪下,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药香。他心头一喜,忙掏出红绒线,准备打个“鬼扣”锁住参魂。 可就在这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那人参竟然微微颤动,低沉的声音从地底传来:“壮士,饶我一命,我已修行千年,只求再活一载。”章龙吓得一哆嗦,手中的红绳差点掉地,愣是没敢下手。 那一刻,章龙脑海里翻江倒海。山里传说,千年人参能化形通灵,若采之必遭报应,可若不采,家中老母的病怎么办? 他咬咬牙,终究心软,收起鹿骨签子,低声念叨:“罢了,罢了,今日放你一命,只盼你有灵,保我母平安。”说完,他将雪重新盖好,头也不回地下了山。 转眼,十年过去。章龙早已不再放山,娶妻生子,在山脚下开了个小药铺,日子虽清苦却也安稳。 可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冬天,妻子怀胎八月,突然腹痛难忍,接生婆直摇头:“胎位不正,母子难保!” 章龙急得满头大汗,四处求医,可山里哪来的好大夫?眼看妻子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他跪在炕头,绝望地捶地痛哭:“老天爷,我章龙一生没做过恶事,为何要这样对我!”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章龙抹了把眼泪,踉跄着去开门,只见一个白发老者站在风雪中,身披白桦皮衣,袖口隐现朱红纹路,眼神清亮如琥珀。 他低声说:“十年前,你放我一命,今日我来还恩。”章龙一愣,还没反应过来,老者已从袖中掏出一粒朱红参籽,递到他手中:“速煎独参汤,救你妻儿一命。”说完,老者化作一缕白烟,散入茫茫雪雾中。 章龙呆立当场,猛然想起十年前那株千年人参!他不敢耽搁,赶紧将参籽煎成汤,小心翼翼喂妻子服下。 奇迹发生了,不过半个时辰,妻子面色转红,腹痛渐缓,竟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接生婆惊呼:“这孩子命大,像是得了仙气!” 更神奇的是,孩子左臂上天生一枚人参状的褐色胎记,形如五品叶,栩栩如生。章龙抱着孩子,泪流满面,心中百感交集:原来,十年前的善念,竟换来今日的救命之恩! 后来,章龙将这段奇遇讲给村里人听,大家无不啧啧称奇。长白山自古有“参仙托生”的说法,传说千年人参若得人恩,必以灵气报之。 章龙的儿子长大后,身强体健,聪慧过人,村里人都说他是“参童子”转世,身上带着山神的庇护。而那枚胎记,也成了家族的吉祥印记,代代相传。 再后来,章龙逢人便讲:“山里挖参,切莫贪心。人参有灵,草木有情,善念一颗,胜过千金。” 他的故事在长白山一带流传开来,成了采参人间的美谈。每逢放山时节,参客们总会带上红绳,嘴里念着“棒槌保佑”,既是祈福,也是对山林的敬畏。
我军攻克高平后,部队在附近树林中发现12具烈士遗体,他们被绑在树上,身上血肉
【79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