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11月,年仅15岁的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被押赴刑场处决。他在来的囚车上便一路嚎啕大哭,百姓边看边笑,将烂菜叶子扔得他满身都是。 太平天国这事儿,得从洪秀全说起。他原本是个广东的穷书生,考科举屡屡落榜,后来接触了基督教传单,脑子里生出个奇异的想法,自称是耶稣的弟弟,要推翻清朝,建立一个新王国。1851年,他在广西金田村起义,拉起一支军队,号称太平军。队伍里多是穷苦农民和矿工,大家对清政府的苛捐杂税早就不满了。洪秀全的教义混杂了基督教和本土信仰,许诺人人平等,分田分地,这让很多人蜂拥加入。短短几年,他们打到南京,改名天京,建立太平天国,自封天王。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就生在1849年,那时起义还没正式爆发。他一出生就被封为幼主,地位高得不得了,但其实从小体弱多病,不爱抛头露面。 洪天贵福的童年,在太平天国的宫廷里度过。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他住在豪华的王府里,有人教他读书,有人伺候吃喝,一切按皇子规格来。但太平天国的规矩严苛,男女分开住,禁止烟酒,还推行一种奇怪的考试制度。洪秀全忙着当他的天王,对儿子教育不多,洪天贵福性格内向,少有参与军政。话说回来,太平天国表面风光,内部却乱套。洪秀全的几个王爷,如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早年帮他打天下,但后来内斗严重。1856年,天京事变,杨秀清被杀,韦昌辉也跟着遭殃,这场自相残杀让太平军元气大伤。洪天贵福那时才7岁,眼见着王国从鼎盛转向衰落,却无力改变什么。 到1860年代,太平天国面临清军的猛烈反扑。清政府靠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渐渐收复失地。天京被围困,城里粮食短缺,疫病流行。洪秀全病重,在1864年6月1日去世,临死前指定儿子继位。洪天贵福就这样在6月6日登基,成了幼天王,那年他14岁。登基仪式简陋,城外清军炮火连天,他根本没实权,所有事都由忠王李秀成把持。李秀成是太平军的主力将领,拼死守城,但寡不敌众。洪天贵福虽是王,却像个摆设,士兵们士气低落,大家都知道大势已去。他的王位坐了没多久,天京就于7月19日陷落,湘军冲进城,屠杀无数太平军残部。
天京失守后,洪天贵福在李秀成的保护下突围南逃。他们乔装成清军,夜里穿过火海和巷道,逃到江苏东坝,又转安徽广德和浙江湖州。路上,太平军不断溃散,将领如陈玉成早被杀,洪仁玕也中途被捕。洪仁玕是洪秀全的堂弟,曾在香港学过西学,是太平天国的干王,负责外交和行政,但他也没能扭转败局。洪天贵福一行人藏在山里,用破布蒙脸,穿草鞋,吃雪充饥,日子苦不堪言。清军追得紧,10月9日在江西石城设伏,洪仁玕被抓,不久被杀。洪天贵福独自流浪山中,于10月25日被当地乡勇认出,抓获后上报江西巡抚沈葆祯。 沈葆祯上报朝廷,慈禧太后下令就地处决,不用审讯或送京。洪天贵福被押到南昌,途中他和押解官唐家桐聊天,还写了首诗,说自己无辜,顺从清朝。其实他年纪小,没参与过打仗,但太平天国的罪名全扣在他头上。押解过程中,囚车从城外进城,围观百姓听说这是太平王的儿子,蜂拥来看。他们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因为这些年太平军攻城略地,征收重税,南方省份民不聊生,许多人家破人亡。百姓大笑扔菜叶,表达对乱世的怨气。洪天贵福哭喊不止,但没人同情,他成了替罪羊。 1864年11月18日,洪天贵福在南昌城南刑场被凌迟处死。清律规定凌迟要切数千刀,慢慢折磨,但据说他几刀就昏死过去,刽子手加速结束。尸体扔进江里,无人收殓,无碑无记。那年他实岁14虚岁15,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凌迟受害者。太平天国就此灭亡,清军继续清剿残余,到1868年才彻底平定。但清朝也没好日子过,农民起义的根子还在,土地兼并、鸦片战争后的赔款,让百姓怨声载道。洪天贵福的死,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却开了另一个乱世的门。 洪天贵福这孩子,本无大错,却背了父亲的锅。洪秀全的理想听起来好,分田平等,但执行中杀了太多人,毁了无数家园。他自称神子,搞个人崇拜,结果王国内部腐败,军纪败坏。洪天贵福从小被捧着,没学到真本事,登基时还不会骑马,怎么带兵?他的命运提醒大家,历史不是儿戏,领袖的野心往往让无辜者买单。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虽胜,却加速衰落,几年后就爆发捻军起义和回民起义。说到底,社会不公是根源,换谁上台都得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