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孟店村,有一座安静的宅院。百年前,这里曾住着一位传奇女子——周莹。她是清末陕西最富有的女人,还被慈禧太后收为“干女儿”。她的故事,至今仍被当地人提起。 周莹1869年出生于关中一个殷实家庭。十六岁那年,她嫁给了泾阳县安吴堡大盐商吴家的公子吴聘。本以为过上了安稳日子,命运却给了她沉重一击。成婚不到一年,吴聘就病倒了,几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这对刚踏入婆家的周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丈夫没了,连个孩子都没留下。 在当时的旧社会,没有孩子的寡妇就像飘在风里的落叶。再有钱的人家,也很难保住自己的位置。但偏偏在这时候,吴家的家业需要有人扛起。虽然公公还在,但他整日奔波,又痛失爱子,实在无心打理生意。于是,年轻的周莹在一片质疑声中,接过了吴家如山的担子。 吴家的生意铺得很开:盐行、钱庄、布匹、药材,样样都做。年轻的周莹面对这些,没有退缩。她做得最明白的一件事,就是会用人。她把那些偷奸耍滑的人赶走,提拔了一批忠心可靠的掌柜,慢慢建起了自己的班底。更难得的是,她眼光长远。听说外地开始用机器织布,她便学着引进新式机器开办织布厂,这在当时的陕西可是头一份儿。 周莹懂得做生意要“东西流通”。她派人把自家的布匹和棉花运到西北边境,甚至销往俄国;又从南方运来茶叶卖到陕西;还派人去四川收药材、木耳等货品。就这样,陕西、甘肃、湖北的商路上,都有她吴家的货队在奔走。靠着这份眼光,吴家的生意蒸蒸日上,成了陕西商帮的头面人物。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狼狈逃到西安。正在此时,周莹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她捐出十万两白银给朝廷。这笔钱对正在为难的慈禧来说,真是救命稻草。 慈禧特地在西安行宫召见了周莹。两人一见面,慈禧就被她的见识打动。当听说这么能干的人年纪轻轻守寡持家,更是感动。于是当场认她做了干女儿,又赐给她“护国夫人”的牌匾和各种贵重赏赐。这一下,周莹的身份大大不同了。 在商场上的周莹十分精明,但她心里始终有一个大遗憾:没有自己的孩子。为了吴家香火延续,她特地从吴家同族中挑了个小男孩过继来,取名吴怀先。周莹对这个儿子倾注了全部心血,给他最好的吃穿用度,请最好的先生教他读书认字。可惜老天不睁眼,小怀先没活几岁就夭折了。这对周莹的打击太大了,她每天对着孩子的衣服发呆,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多年的操劳加上丧子之痛,让周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原本在商场上风风火火的身影,渐渐很少出现了。最后几年,她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安吴堡大宅的炕上,只能隔着窗户看外面人来人往。但她还是惦记着生意,重要的事情还是让人拿来给她过目。只是那份曾经的精气神,再也回不来了。 1908年秋天,陕西飘着冷雨的时节,年仅37岁的周莹在安吴堡闭上了眼睛。离她风光无限地拜见慈禧太后,才不过八个年头。 尽管她辛苦经营了这么大家业,但在封建家族眼中,没有亲生儿子的寡妇终究是个外人。她前脚刚闭眼,后脚吴家就开始闹翻了天。那些叔伯兄弟为了争夺家产撕破了脸。周莹辛苦半辈子攒下的产业:几千亩土地、几十家商铺、上百万的银票,在吵闹抢夺中化为了泡影。 最令人感叹的是,这个曾经一掷千金接济朝廷的女人,死后连块安稳的葬身之地都没有。按当地风俗,没生过孩子的寡妇,哪怕有钱、当过朝廷命妇,死后也不能葬入吴家祖坟。她的棺材临时埋在村子附近。可日子久了,村里人都不记得位置。更凄凉的是,有传言说她的坟头后来被人推平,种上了庄稼。这个传奇女商人的最后踪迹,就这样消失在关中黄土里。 就在周莹去世的第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垮台了。周莹曾经靠勤奋和智慧构建的商业王国,也随着大清的倒塌彻底消散在历史长河中。
陕西省三原县孟店村,有一座安静的宅院。百年前,这里曾住着一位传奇女子——周莹。她
侃天侃地也侃过去
2025-08-03 12:18:18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