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这场政治风暴的反应最为直接!
特朗普在 8 月 1 日宣布,立刻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理由是她 “为了帮哈里斯赢大选故意多报就业岗位搞虚假繁荣”,还顺带骂了美联储,说降息是操控市场帮民主党拉票。劳工部几乎在总统发话的同时就宣布由副局长威廉・威亚特罗夫斯基接任代理局长。
8 月 1 日当天,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暴跌,道琼斯指数下跌 601 点,市值蒸发超 1 万亿美元,创 5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指数大跌 473 点,创 4 月以来最大跌幅,黄金价格则大幅上涨。
9 月降息概率从 37.7% 飙升至 75.5%,这恰恰印证了特朗普指责的荒诞 —— 如果美联储真的被操控,又怎会在他施压后反而强化降息预期?
根据美国《统计法》相关原则,统计机构的独立性是确保数据公信力的基石。尽管具体法律条文尚未完全披露,但历史上,美国劳工统计局一直以专业性和独立性著称,其数据被全球市场视为重要参考。
事件中特朗普绕过正常程序直接解职局长,被多位国会议员批评为 “摧毁政府公信力” 的危险行为。
这场闹剧最终会如何收场?
目前看来劳工统计局的代理局长已经走马上任,但数据修正的余波还在持续发酵。而美联储方面,尽管特朗普多次施压,鲍威尔主席在 7 月的新闻发布会上仍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将基于数据而非政治干预。
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或许是:当政治干预取代专业判断,当数据成为党派斗争的工具,这个国家的经济治理究竟要走向何方?
正如一位华尔街分析师的调侃:特朗普炒掉的不是劳工统计局局长,而是炒掉了美国统计体系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当权力试图改写事实,当政治试图操控数据,真正受损的,永远是普通民众对这个国家的信任。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