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复旦大学严锋教授的一条评论激起千层浪:“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怎么看都

知睿聊教学 2025-08-02 07:26:56

7月31日,复旦大学严锋教授的一条评论激起千层浪:“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怎么看都是提告的一方欺人太甚。公共空间没有身体暴露、没有接触、没有偷拍、没有不端的证据,却要不依不饶,毁人名誉乃至身心——这已经越界了。”

这段话像一把钥匙,捅破了压抑两年的舆论铁幕。

一场没有证据的指控如何毁掉一个人

2023年的武汉大学图书馆里,女生杨某指控男生肖某某“性骚扰”。

她提供的证据是五段模糊视频:画面中肖某某仅在做抓挠动作。校方火速行动,以“存在不雅行为”为由,给肖某某记过处分,还逼他手写道歉信,信中被迫承认“做了下流的事”。

没人细究一个关键事实:肖某某大腿根部患有严重的特应性皮炎,病历从2020年延续到案发当日。

他抓痒是因皮肤病发作,而非所谓的“自慰”25。更讽刺的是,当时他正看法考视频,全程未看杨某一眼。

校方的“和稀泥”埋下祸根

武大当初的处分,暴露了高校处理纠纷的致命短板:

程序失当:调查仅由学院内部操作,未引入警方或第三方机构。面对汹涌舆情,校方选择用处分“降温”;

模糊定性:用“不雅行为”替代法律明确定义的“性骚扰”,既未澄清事实,也未保护双方权益;

纠错拖延:2025年法院终审判定“性骚扰不成立”,校方至今未撤销那份记过处分。

这种回避,让一纸本可纠正的处分,成了钉在肖某某人生里的耻辱柱。

当维权变成网暴:没有赢家的战争

法院判决后,事件反而滑向更深的深渊:

肖某某的照片被制成遗像全网传播,爷爷因刺激离世,他自己确诊PTSD并休学;

杨某持续在社交平台曝光肖某某隐私,扬言“举报到底,阻止他升学”;

双方支持者在网上互相人肉,一场关于性骚扰的争议,彻底沦为网络暴力的绞肉机。

严锋所说的“常识”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维权不能以践踏他人为代价,否则受害者也会变成加害者。

为什么严锋的发声戳中人心?

严锋没有讨论法律条文,而是直指事件核心:“做人不能太过分”。

这话朴素得像句家常,却撕破了某些“维权正义”的伪装:

当杨某在毫无直接证据时坚持指控;

当校方为平息舆论牺牲程序正义;

当网友用遗像“审判”一个未经定罪的年轻人…

每一步都在突破社会赖以运转的常识底线:把人当人看。

鸵鸟心态比错误更可怕

如今最紧迫的问题已非事实本身——法院判决足以定分止争。真正的焦点是:武大何时撤销那份错误的处分?

不撤销,意味着校方依然将“舆情维稳”置于真相之上;不撤销,等于默许程序正义可被舆论裹挟。

正如网友疾呼:“撤销并不打脸,当鸵鸟才打脸!”

严锋的发言之所以引发共鸣,是因为公众早已厌倦了“按闹分配”的荒诞。

当一所名校在司法终审后仍不敢纠错,损害的何止肖某个人的名誉?更是整个社会对程序正义的信仰。

校方若真想挽回颜面,就该拿出勇气做一件最简单的事:让处分记录与法律判决同步,还那个被毁掉青春的年轻人一份迟到的清白。

1 阅读:1222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35

用户17xxx35

23
2025-08-02 12:26

恶妇。

用户10xxx46

用户10xxx46

10
2025-08-02 12:31

这个事情不清楚,但是感觉日本人很坏很黑,坏的深不可测

深渊传说

深渊传说

7
2025-08-02 16:48

“窥裆小仙女”已经保研,而且准备读博,她输哪儿了?

-----

-----

1
2025-08-02 18:10

这事件正如现在的短剧,短剧拍剧情太毁三观,很多短剧情都有不讲道理场景

乐行者

乐行者

2025-08-02 20:02

这篇文章写的好,必须点赞好评

猜你喜欢

知睿聊教学

知睿聊教学

知睿喜欢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