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今年招生这场仗,打得实在狼狈。
原计划招7544人,结果第一轮投档结束,只捞到1189个学生,84%的座位空着,缺额6355人——相当于十个学生里,有八个扭头就走。
学校真急了,短短十天内连降三轮分数线,物理组从原始本科线436分一路砍到400分,历史组从464分降到428分,累计降了36分,门槛几乎踩到地板上。
结果呢?
三轮补录折腾完,到8月初一看,2148个名额还是空荡荡的,像被遗忘的角落。
这场面,不只是湛江科技学院一家的尴尬,更是整个民办本科教育困局的缩影。
学费压垮了普通家庭的腰杆
一年学费3.2万到3.8万,住宿费再添2800到3900元,杂七杂八加起来,轻轻松松一年过4万。
四年本科读下来,没20万根本打不住。
这学费在民办里虽不算顶,但有一笔账算的明白:民办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比公办本科每月少1100块,就业率也低近8个百分点。
农村家庭一掂量:“花20万买个文凭,出来干和专科生差不多的活?不如读公办专科,省下十几万给孩子买房买车更实在!”
教育投资变成了一场精打细算的生意。
湛江的位置,拖了招生的后腿
学校扎根粤西湛江,远离广州、深圳这些机会扎堆的城市。
考生和家长心里清楚:同样掏三四万一年的学费,选珠三角的民办院校不更香?
实习出门坐个地铁就能到,校招企业扎堆来,毕业后扎根也容易。
反观湛江,产业弱、岗位少,读完书九成还得往珠三角跑——相当于花钱在粤西读书,人脉和机会全丢在外地。
地段背后是就业预期,考生心里明镜似的。
学历含金量,被现实打了问号
“湛江科技学院”这名字,2021年刚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转设过来,原先还能蹭点“海洋大学”的光环,如今名字一换,信任感直接打折。
考生和家长犯嘀咕:“这新牌子,到底靠不靠谱?”
更扎心的是社会认知:招聘单位眼里,985、211毕业生优先考虑,民办本科?基本排在末位。
网上那句“本科改变不了命运”的吐槽,戳中的正是这种无奈。
降分救命?反把学校推进更深的坑
分数线一降再降,表面看是扩宽了生源池。
第三次征集时,广东达到物理400分、历史428分的考生多达12.6万人,理论上填满万余缺额绰绰有余。
可现实冰冷:十万考生集体沉默。
原因不复杂:降分等于自损招牌。
分数线比原始本科线低了36分,毕业生求职时怎么跟HR解释?
“哦,你就是那个补录三次、分数跟专科差不多的本科?” 这种标签一旦贴上,就业路更窄了。
更麻烦的是生源质量断层。
录取分差拉到36分,课堂上学生水平天差地别,老师教得吃力,培养质量自然滑坡。
结果呢?
形成“降分—学校声誉受损—下届招生更难”的恶性循环。
有网友话糙理不糙:“降分不如降费!”,与其行政手段强拉生源,不如让学费匹配真实价值。
最后一次机会:考生为何又挤破头?
戏剧性一幕出现在第三轮征集志愿关门前。
湛江科技学院历史类1048个名额,突然涌入1856份档案,超额近八成;物理类同样满档。
考生心态在“最后一次机会”面前彻底转向:复读一年成本至少五六万,结果未知;民办本科四年虽贵,但拿的是实打实的本科文凭——考公、考研、进名企,本科仍是硬门槛。
对428分压线的考生来说,这是用钱换确定性,拿学费赌未来上升空间。
今年广东23所民办本科里,14所没招满;山东25所中21所需补录,黑龙江甚至97个专业组“0人投档”。
但同时,福耀科技大学在广西招出616分,碾压华南理工;西湖大学河南分数线冲到674分——同样是民办,差异在哪?定位决定出路。
钱要花在刀刃上:与其降分砸招牌,不如砍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之类“万金油”专业,把钱投在智能机器人、鸿蒙开发等对接产业需求的微专业上;
学费得接地气:探索政企补贴或规模效应压成本,让农村孩子够得着;
把地域劣势变特色:粤西靠近北部湾,若能深化与当地产业合作,培养“留得住”的人才,反而能避开与珠三角院校的正面厮杀。
当专科批录取线反超民办本科的消息传来,已经给所有高校敲了警钟:学历崇拜的时代终结了。
考生和家长捂紧钱包,用脚投票揭穿了真相:不是本科不值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本科文凭不值20万。
湛江科技学院空着的2148个座位,映照的不只是一所学校的困境,更是民办教育价值重构的倒计时——把课桌填满从来不是目的,让学生走出去时腰板挺直,才是教育该亮出的底牌。
月亮船
不要胡说了
用户10xxx11
问题是降错了,降价吧!
天行健
对于民办本科院校来说,今年只是个始,过个两三年形势会更严峻。认清现实的人越来越多,谁还会去花那么多冤枉钱。甚至连公办冷门的专业,即便调剂都不一定有人去读,学校名气再大也一样
仗义执言
给它还捞到一千多个学生也不错了,也有几千万了。
用户96xxx64 回复 08-07 07:51
可能有20%~30%不去报到,直接复读了
xin
到时真正来报到的又少了一部分啊!
沧浪之水
开学再看,又有4000人没来。
老C
民校应该在学生就业方向上努力
stlinly
明年形势更不好
用户92xxx61
不是涨学费吗,令愿不读也不让它割韭菜
glittermai
更有一点,湛科历史类有很多专业组,第三轮补录,投档率是缺额的好几倍!这是什么情况,就是缺额100,却投档500!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能这样?请注意,我不是说5个人争他湛科一个学位,而是,他把招生计划随意增加了,为什么?再看看对面物理的,还有几千个缺额没人报!那就很容易想到了,物理空出的位置,历史来补,但投档不是由考试院决定的吗?由得学校随便增加?再想想,8月1日专科投档了,本来第三轮补录是绝对不够时间的,但却硬是进行了第三轮补录,然后,专科投档却很晚才出来,那,是因为第三轮补录,把专科往后推了半天?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