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李德才受到毛主席接见时,突然冒出一句:"主席,这些年您可没少吃好东西啊,瞧您这身子骨都发福了。"在场的工作人员闻言顿时捏了把冷汗。毛主席却笑着指了指他:"你这个老土包子,说话还是这么直来直去,什么时候能学会拐个弯?" 【消息源自:《革命将领轶事:李德才中将传》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中南海纪事:1950-1960》中央文献研究室2003年编】 "主席,您这脸色可比长征时候差多了!"中南海菊香书屋里,李德才的大嗓门震得窗棂嗡嗡响。警卫员小张在后头急得直搓手——哪有这么跟领袖说话的?可毛主席却笑得直拍藤椅扶手:"好你个'土司令',这么多年还是改不了放炮的毛病!" 这个被主席称作"土司令"的保定军区司令员,此刻正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裤腿上还沾着来时的泥点子。三天前他蹲在军区操场上发愁:战士们用树枝绑的篮筐早就散了架,水泥地上用石灰画的线被雨水冲得七零八落。"这哪叫打球?跟赶鸭子差不多!"他扯着嗓子训完后勤处长,突然把军帽往桌上一摔:"我找主席要去!" 进中南海可比李德才想的难多了。那天清晨他揣着介绍信赶到新华门,执勤的战士看着这个牵着毛驴、背着布口袋的"老农"直皱眉。"同志,这里是中央机关。"小战士挺着胸膛拦人。李德才掏军官证时,布口袋里滚出两个冻得硬邦邦的窝头——那是他路上干粮。 "老李?真是你啊!"救星是当年四野的老部下,现在在中央警卫局当科长。这人瞅见李德才在门口转悠,小跑过来就捶他肩膀:"还记不记得打锦州你替我挡的那颗子弹?"两个老战友蹲在墙角叙旧,李德才三句话就拐到正事:"帮个忙,我要见主席批点钢筋水泥。" 毛主席见到这位不速之客时,正在批阅各地送来的粮食产量报告。听说老战友来了,钢笔都没搁就迎到院门口。"我们的开路先锋来了!"主席伸手要握,李德才却突然立正敬礼——他想起临行前政委千叮万嘱要注意礼节。这个突兀的军礼把在场人都逗笑了,连严肃的汪东兴都背过身去咳嗽。 "要多少?"主席听完篮球场的计划,直接问具体数字。李德才从兜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钢筋两吨、水泥五吨"。"不够吧?"主席把纸递给工作人员,"再加三吨钢筋,给战士们搭个遮阳棚。"李德才乐得直搓手:"这下能办联赛了!我让他们把冠军奖状给您送来!" 临走时发生了更让人瞠目的事。李德才盯着主席桌上的青瓷茶杯突然说:"能不能把这个送我?回去让他们看看主席用的家伙什。"秘书刚要阻拦,主席已经亲手把茶杯装进他布口袋:"告诉同志们,等你们球场建好,我去打场友谊赛!" 回保定的火车上,李德才抱着布口袋像揣着宝贝。同车的干部好奇地问:"司令员,主席跟您说什么了?"他摸出茶杯抿了口白开水,咂咂嘴说:"主席问我还记不记得过草地时,用皮带煮的野菜汤是什么味儿。"车厢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车轮撞击铁轨的声响,咣当咣当,像当年长征路上的脚步声。
1958年,李德才受到毛主席接见时,突然冒出一句:"主席,这些年您可没少吃好东西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8-01 06:22:1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