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参加了百度文库和网盘的一个闭门体验会,试了他们即将上线的GenFlow

智远行业评论 2025-07-31 13:19:33

最近,去参加了百度文库和网盘的一个闭门体验会,试了他们即将上线的 GenFlow 2.0。说实话,有点被惊艳到。 作为一个天天和信息、写作打交道的作者,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个工具升级,更像工作方式的一次「进化」。 以前用AI,总觉得它像个有点笨但很听话的实习生,你问啥它答啥,但稍微复杂点的任务,比如:查个数据,就得反复确认、交叉验证,费时费力。 特别是现在信息满天飞,同一个数据好几个版本,看得人头大。 这次我拿“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去试 GenFlow 2.0,它几秒钟就给我拉出一份“小型研究报告”:数据来源、时间点、口径说明,甚至背景解释(比如“神枪手”是啥)都清清楚楚,这是直接帮我把研究论证的活干完了。 更让我觉得“像人”的是“记忆模式”。 以前用AI最崩溃的就是它“金鱼记忆”,聊一半切出去,回来得从头解释。GenFlow 2.0 能记住我们的对话历史,甚至能关联到我网盘里的资料。 我随口问它“上次聊的气候异常有新进展吗?”,它真把之前的分析调出来,还补充了最新动态;这感觉,就像有个靠谱的搭档,随时能接上你的思路往下走,不用反复“重启”沟通,效率直接拉满。 还有个颠覆认知的是“并行模式”。以前AI是“单线程”,你得一件事一件事交代。 现在我说:“一边帮我做PPT框架,一边查AI大模型的发布节点”。它立刻拆解,两个任务同时跑,还能智能判断优先级。 最打动我的是“干预模式”。任务进行中,我能随时喊停、上传新资料、改变方向。比如:让它整理文档,做到一半我加个新文件,它能立刻融合处理,还会去重。 这感觉太不一样了——AI不再是“你问它答”的机器,而是真正能和你“共事”的搭档,你随时可以调整,它随时能响应。 我觉得,GenFlow 2.0 真正的野心,是把AI从“工具”变成“智能中枢”。一个入口,就能切换不同“人格”应对不同任务,让思考和执行无缝衔接。它不光追求快,更追求“可用”和“可控”。 听说8月中旬就要上线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把它用进日常写作里了;这或许就是未来人机协作的样子:它足够聪明,但从不抢戏,真正服务于人的创造力。

0 阅读:0
智远行业评论

智远行业评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