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在努力想打通这条走廊。为此,他们甚至没有提

修竹崽史册 2025-07-31 10:50:22

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在努力想打通这条走廊。为此,他们甚至没有提前通知我们,直接把公路修到了边境,甚至拿出了世界第二大铜矿埃纳克铜矿的开发权,想用这个交换瓦罕走廊的通道。在多次与我们的谈判中,他们也反复提起这个事情。但我们这边一直没有表现出太大兴趣,这让阿富汗有些不太理解。事实证明,我们不打通瓦罕走廊是明智的。   瓦罕走廊在阿富汗东北角,夹在高山之间,长350多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十几公里,旁边是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尽头连着中国新疆,从古时候起,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东西方文化在这交汇。   19世纪英国和俄国划边界,特意留出这块狭长地带,防止两家直接碰上,成了天然的缓冲区,现在阿富汗看中它的位置,想把它变成连通中国和中亚的黄金通道,觉得自己能靠这个翻身。   阿富汗为啥这么上心?他们觉得自己被地理位置困住了,四周都是邻国,没出海口,经济想发展却总差口气。   瓦罕走廊要是能通到中国,不但能把地毯、大理石、藏红花这些特产卖出去,还可能搭上中国“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变成区域贸易的枢纽。   2023年,他们干了一件大事,自己掏钱修了50公里的公路,从瓦罕走廊一直修到中国边境,路都快修到家门口了,摆明想让中国看到诚意。   他们还把埃纳克铜矿的开采权拿出来当筹码。这铜矿在阿富汗洛加尔省,储量1108万吨,全球排第二,价值不是一般的大。   2008年,中国一家公司本来拿下过开采权,但因为安全问题和基础设施差,一直没动起来,现在阿富汗重新把这个矿抛出来,想用资源换通道。   不止铜矿,阿富汗还跟中国谈了不少合作,比如跟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签了阿姆河盆地油田的开采协议,计划每年拉来1.5亿美元投资。   2021年,中国还掏了500多万美元帮他们修瓦罕走廊的路,塔利班上台后,这条路继续修,2023年9月基本完工。   阿富汗这些动作明显是想用实际进展打动中国,催着咱们赶紧点头,可中国这边始终不急不躁,没给出明确答复。   为啥中国这么谨慎?因为这条走廊的条件实在太苛刻。   高海拔,路不好走,冬天大雪一封,差不多只有五个月能用,修条像样的公路,得花几十亿美元,建好了能不能赚回来还不一定,相比之下,中国通过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运货,成本低,效率高。   2023年8月,中国通过这条路线往阿富汗送货,六天就到喀布尔,省时省力,干嘛非盯着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离中国新疆很近,安全上不能有半点马虎,阿富汗这些年不太平,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这些组织还在活动,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也时不时搞乱子。   中国在边境设了哨所,还跟塔利班一起巡逻,就是想把风险挡在外面,如果把瓦罕走廊全打开,安全隐患可能更大,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2021年塔利班上台后,国际社会对他们态度复杂,很多人不放心,塔利班对女性权益的限制,让阿富汗在国际上更孤立,经济也受影响。   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是大举投资风险太高,稍不留神就可能打水漂。   中国这种谨慎其实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不是说完全不跟阿富汗合作,而是得挑对时机,选对方式,比如中国资助修路,参与油田和铜矿谈判,这些都是小步试水,留了余地。   中国更看重已经成熟的路线,像中巴经济走廊,效率高风险低,干嘛不先用好手里的牌?再说,瓦罕走廊对中国的意义,更多是战略缓冲,而不是非得做贸易通道。   历史上,英国和俄国用这条走廊隔开彼此,避免冲突,现在中国也一样,希望通过有限参与,守住新疆和周边的稳定。   放眼未来,瓦罕走廊不是没机会,如果阿富汗局势稳下来,塔利班能搞好国内治理,把安全问题管住,国际信任度上来,中国的态度可能会有变化,毕竟“一带一路”的大目标是连通欧亚,瓦罕走廊作为节点,潜力还是有的。   奈何现在阿富汗的基础设施差,资金缺口大,国际形象也不够好,想让中国一下投大钱,太难,阿富汗与其急着推走廊,不如先把国内的事理顺,慢慢积累资本。

0 阅读: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