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

万象快报侠 2025-07-31 04:33:09

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03万吨湟鱼,随手就能捕捞到,但当地人就是不吃,这是为什么呢? “你闻这湖水,腥气里带着甜,这就是湟鱼的味儿。”62岁的藏族牧民端着一碗酥油茶,指着窗外泛着蓝光的湖面,声音感慨万千。岸边浅水区,密密麻麻的湟鱼正摆着尾巴往深处游,搅得水面像撒了把碎银子:“数十年前,想在这儿见条鱼,得等上一整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海湖周边粮食短缺,湟鱼成了人们的“救命粮”。在“捕鱼救灾”的号召下,湖边布满了捕鱼的帐篷,柴油机日夜轰鸣,大网小网轮番撒入湖中。那时的人们只想着填饱肚子,却忽略了湟鱼生长的缓慢,最终过度捕捞让湟鱼数量急剧下滑。 到了八九十年代,市场上湟鱼价格一路飙升,利益的驱使让偷捕行为屡禁不止,渔网上的网眼越来越小,连幼鱼都难以幸免。2002年,湟鱼数量跌至不足2500吨,昔日鱼群密布的湖面变得萧条,连湖边的候鸟都少了大半。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紧急出台政策,将湟鱼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又经过了数十年的饲养和保护,这才避免了一个鱼类种族的灭绝。 如今有人说12.03万吨湟鱼多得“成灾”,但在生态学家的眼里,这是避免了一场“生态危机”的象征。 湟鱼于青海湖而言,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一环,它们以湖中的藻类为食,每年能消耗近万吨的藻类,这一过程如同给青海湖安装了一台天然净化器。要知道,这些藻类若过度繁殖,会让湖水缺氧,导致其他水生生物死亡,而湟鱼的存在,恰好遏制了这种危机的发生。 不仅如此,湟鱼的洄游更是带动湖水循环的 “发动机”,每年春夏之交,它们逆流而上前往淡水河流产卵,在这一过程中,搅动了不同水层的水体,促进了湖水的氧气交换,让青海湖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同时,湟鱼也是青海湖周边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卵和幼鱼是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每年候鸟来此繁殖,都依赖湟鱼提供的能量。而候鸟的粪便又能滋养湖边的草场,让青草茁壮成长,为牛羊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完整且良性的生态循环。 可以说,湟鱼的存在,让青海湖的生态系统得以稳定运转,充满生机。 如今,湟鱼数量回升,这并非是“泛滥”,而是生态修复的希望。从濒临灭绝到逐步恢复,这个过程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物种都是生态链上关键的一环,守护湟鱼,就是守护青海湖的未来。 信息来源: 央广网丨《从几乎不见到处处可见青海湟鱼还需要继续保护吗?》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0 阅读:1987
万象快报侠

万象快报侠

如侠般快,送达万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