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让人不寒而栗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位清朝女子,最刺目的是她的“三寸金莲”,和那双正常的大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要信源:(冯骥才——《三寸金莲》 :四川文艺出版社;夏康达——当前文坛上的一部奇书——读《三寸金莲》)
在古代中国,女人裹小脚这一习俗宛如一副沉重的枷锁,无情地束缚了无数女孩的人生轨迹。
这一习俗有个雅称——三寸金莲,其含义是将女子的脚裹至仅三寸大小,宛如金铸的莲花般“美丽”。然而,细思之下,这所谓的“美”背后,隐藏着多少难以言喻的痛楚。女孩们的脚被层层缠裹,直至变形,从小便饱受折磨。
这股不良风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沉迷于四处游玩,地方官员为讨好他,纷纷进献美女。传说有一位名叫吴月娘的女子,为报家仇,故意裹小脚并藏刀入宫,企图刺杀杨广,可惜未能成功。杨广恼羞成怒,下令禁止裹脚女子入宫。百姓们听闻后,担心女儿被召入宫受苦,反而纷纷开始给女儿裹脚,以此作为防范。尽管杨广在历史上也有修运河、征战等作为,有人称其为暴君,但这一裹脚规矩的出台,却在民间引发了跟风之潮。
另一种说法认为裹脚习俗兴起于北宋。当时,大文豪苏轼在诗中称小脚为“宫样”,意即宫中流行的样式。北宋社会相对安定,读书人增多,对小脚的看法也变得怪异起来。有钱人家认为裹小脚是高等身份的象征,不仅美观,还能彰显家风端正。一些野史记载,北宋女子裹脚后走路轻盈飘逸,更让男人觉得诱人。这一风气一旦传播开来,便势不可挡。
还有一种说法将裹脚习俗的源头追溯到南唐后主李煜时期。李煜虽是一位才华横溢、擅长写词的皇帝,但却十分好色。他后宫中的妃子皆以小脚善舞,脚小得甚至能踩在莲花上翩翩起舞。据史书《南史》记载,前齐皇帝萧宝卷宠爱潘妃,便是因其脚小,特意在地上铺设金莲花供她行走,还称赞其“一步一生莲”。从此,女人的小脚便有了金莲、莲步等美称。
总之,无论是隋朝、唐朝还是宋朝,裹脚习俗从皇宫逐渐传入民间,渐渐变了味儿。
时光流转至元朝和明朝,裹脚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百姓们普遍认为脚小是好事,女孩若是大脚,便很难嫁出去。父母们自然不愿女儿一辈子当老姑娘,于是只能狠下心来,在女孩四五岁、骨头尚软之时,用布条将她们的脚一层层缠紧。女孩们疼得哭天喊地,却无人理会。有些人家担心脚裹得不紧,甚至用针线将布条缝紧;对于骨头较硬的女孩,干脆敲碎脚骨再缠裹,使脚畸形变小。这样的脚还被分为三六九等:三寸的称为金莲,四寸的为银莲,更大的则是铁莲。只有拥有金莲的女子,才能风光无限,有机会攀上高枝。明朝时期,裹脚之风更盛,三寸金莲竟成为女子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只有脚小的女子才配得上流社会。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歌谣:“脚长一寸多难看,公子不爱牛郎嫌。”这话语如此伤人,女孩们听了,哪还敢不裹脚?
裹脚习俗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根源还在于男人的观念。在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裹脚能够限制女性的行动,使她们少出门,从而方便男人管束。脚小走不了远路,女人只能在家中伺候老人和孩子,而男人则可以在外寻欢作乐,无人管束。女人生活依赖男人提供的钱粮,没有工作和自由,只能顺从一辈子。这一习俗代代相传,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到了清朝,裹脚之风更是达到了顶峰。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纷纷跟风效仿。书斋中甚至有人写诗赞美裹脚之美。有人撰写了《香莲品藻》和《笠翁偶集》,专门品赏小脚;另一些书籍如《蕉园梦谈》和《文海披钞》,也凑热闹般地将裹脚视为雅事。皇帝在宫中下旨,民间纷纷效仿,女人的脚必须满足“小、瘦、尖、弯、香、软、正”七个字才算达标。这一风俗延续了上千年,不知折磨了多少代女性。
好在时代总是在不断进步。晚清时期,洋人来到中国,传教士们看到裹脚这一习俗,深感残忍。一位名叫麦高温的英国传教士携妻子来到清朝传教,他们目睹了中国的贫穷,更见证了女人被裹脚时的惨叫。有一次,他们听到邻居女孩的哭声刺耳,赶去查看时,发现女孩正被父母按住裹脚。传教士上前劝阻,却无人理会。这一习俗已根深蒂固,难以动摇。于是,传教士们开始想方设法反对裹脚。
1868年,一位传教士创办的报馆《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刊登文章,批判裹足违背人性。到1875年,传教士们成立了“戒缠足会”,这是第一伙公开反对裹脚的人。此后十年间,类似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达八十多个。然而,有些外国牧师在中国待久了,受风气影响,竟也给女儿裹脚,足见这一陋习的顽固程度。
中国人自己也逐渐醒悟过来。甲午战败惊醒了许多人,孙中山领导革命,提出强国要靠解放妇女。康有为等读书人上书光绪皇帝,呼吁废除缠足。皇帝虽未立即采取行动,但风气已悄然转变。民间开始议论纷纷,认为裹脚不除,中国难以强盛。
慈禧太后坐不住了,1904年颁布诏书,明确废除缠足:“汉人妇女缠足,伤天害理,今后家家劝阻,慢慢除掉旧习。”诏书一下,官方反缠足的力度加大,传教士们也积极配合开导,裹脚之风如退潮般迅速消退。
女孩们终于得以解脱,童年不再充满泪水;父母们也松了一口气,不用再残害自己的女儿了。废除裹脚之路的畅通,标志着中国逐渐向前发展。妇女们能够外出工作,社会风气为之一新,男尊女卑的观念也逐渐改变。几千年的陋习,终因时代的进步而被废除。对此,您又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