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表示,如果英国承认巴勒斯坦为一个国家,以色列将来就永远不会访问英国。 英国首相斯塔默 7 月 29 日宣布,若以色列不在加沙停火并承诺和平,英国将在 9 月联合国大会前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一表态立即引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强烈反弹,他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今天在以色列边境的‘圣战国家’,明天将威胁英国。” 英国的表态并非突然之举,自 2023 年 10 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 国际权威机构 “综合粮食安全阶段分类” 组织 7 月 29 日警告,加沙已处于 “最严重的饥荒状态”。英国国内超过 250 名议员联署呼吁承认巴勒斯坦国,民调显示 49% 的民众支持这一立场。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 7 月 24 日宣布将在 9 月承认巴勒斯坦国后,英国政府的立场开始松动。斯塔默在声明中明确要求以色列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停止吞并约旦河西岸领土,并强调 “两国方案” 已到存亡关头。 以色列的反应堪称激烈,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明确拒绝英国立场,称此举是 “对哈马斯的奖励”,破坏停火谈判。 内塔尼亚胡更将英国的决定与安全威胁挂钩,声称承认巴勒斯坦国将助长 “圣战主义”。这种逻辑并非首次出现。 2025 年 5 月,当英法加三国联合施压以色列停火时,内塔尼亚胡就曾呛声 “这是给哈马斯发金牌”。此次言论升级,反映出以色列对国际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高度敏感。 以色列的强硬立场有其历史根源,自 1948 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政府尤其强调 “自卫权”,2025 年 5 月他甚至公开表示以色列将 “接管整个加沙地带”。 7 月 29 日,以色列安全内阁被曝正考虑 “全面军事占领” 加沙,以军连日空袭造成加沙中部至少 30 人死亡,其中包括 26 名妇女儿童。 在以色列看来,承认巴勒斯坦国等于承认其占领合法性存在争议,这对其国家安全叙事构成根本挑战。 国际社会的反应呈现分歧,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支持英国立场,马克龙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推动 “两国方案” 的必要步骤。 但美国态度暧昧,特朗普虽未直接反对英国,但称此举是 “奖励哈马斯”,国务卿鲁比奥更谴责这是 “给 10 月 7 日受害者的耳光”。 这种分裂在联合国表现得淋漓尽致:7 月 28 日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英法要求立即停火,以色列则援引《联合国宪章》第 51 条自卫权抗辩。 英国的决定也面临现实困境,尽管斯塔默政府设定了条件,但以色列短期内改变政策的可能性极低。7 月 29 日,以军仍在加沙北部推进军事行动,摧毁多处地下设施。 分析人士指出,英国的 “最后通牒” 更像是政治姿态,实际效果取决于以色列是否愿意妥协。而内塔尼亚胡的回应已表明,以色列不会在压力下让步,反而可能以更强硬的军事行动反制。 法国成为首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 G7 国家后,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也在评估立场。若英法在 9 月联大同步行动,美国将成为安理会唯一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常任理事国。 这种孤立可能迫使美国调整政策,但特朗普政府目前仍倾向支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而言,国际承认虽能提升其外交地位,但加沙的现实困境短期内难以改变。 对普通民众来说,这场外交博弈的代价是沉重的。加沙地带 210 万居民中,80% 依赖人道主义援助,而以色列的封锁使援助物资难以进入。 英国若承认巴勒斯坦国,可能促使欧盟加大对以制裁,例如暂停以色列参与 “地平线欧洲” 科研计划。这些措施虽能施压以色列,但也可能加剧地区对立,使和平更加遥不可及。 历史上,以色列多次以安全为由先发制人。2025 年 6 月,以色列就曾以伊朗核威胁为由空袭伊朗本土,导致两国关系濒临战争。 此次对英国的强硬表态,同样传递出 “红线不可触碰” 的信号。 当英国议会大厦的穹顶映照着泰晤士河的波光,加沙的孩子们却在防空洞里数着空袭的次数。国际承认能否成为破局关键,还是会激化矛盾,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内塔尼亚胡表示,如果英国承认巴勒斯坦为一个国家,以色列将来就永远不会访问英国。
非常盘点中
2025-07-30 16:36:5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