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美国人,终于可以摆脱中国制造,用上正宗印度货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

非常盘点中 2025-07-30 15:36:29

恭喜美国人,终于可以摆脱中国制造,用上正宗印度货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的数据,2025 年第二季度,印度制造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市场的份额飙升至 44%,首次超过中国的 25%。 一年前,中国手机还占据美国市场的 60% 以上,如今这个数字腰斩过半。这一变化背后,既有苹果等巨头的战略调整,也折射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深层博弈。 2025 年初,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 “对等关税” 一度高达 125%,但在苹果等企业的游说下,智能手机被豁免了这一惩罚性税率。 尽管如此,中国手机仍需缴纳 20% 的常规关税,而印度制造的手机凭借 “友岸外包” 政策享受更低税率。 这种政策倾斜直接改变了市场格局,印度手机对美出口额在过去三年增长近五倍,2024-2025 财年达到 241.4 亿美元,其中苹果贡献了约 176 亿美元。 苹果的产能转移是印度崛起的核心推手,这家科技巨头将 iPhone 16 系列的组装重心从中国转向印度,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在泰米尔纳德邦等地扩建工厂,2024 年印度生产的 iPhone 价值同比激增 60%。 数据表明,在2025年第二季度销往美国的iPhone里,绝大多数都已被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然而,印度工厂的良率比中国低约 10%,且 70% 的零部件仍需进口,这种 “组装依赖” 模式暴露出供应链的脆弱性。 印度制造业的野心还面临本土挑战,尽管政府推出 “生产挂钩激励计划” 吸引外资,但产能利用率仅 50%,大量工厂闲置。本土品牌因技术落后和市场竞争退出舞台,市场主导权被三星和苹果垄断。 更关键的是,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网虽达 630 万公里但质量参差不齐,港口船舶等待时间仍比中国长 30%,这些短板直接推高了物流成本。 美国的政策摇摆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近期威胁对非美制造的智能手机加征 25% 关税,点名要求苹果将生产线迁回本土。这种 “美国优先” 的强硬姿态与此前鼓励 “友岸外包” 的政策自相矛盾,让苹果陷入两难。 分析师测算,若在美国生产 iPhone,成本将飙升至印度的 13 倍,售价可能突破 3000 美元,这显然不现实。这种政策反复不仅考验企业决策,也让印度 “世界工厂” 的愿景蒙上阴影。 中国手机品牌则在逆境中寻找新路径,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份额萎缩,但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巩固地位,这种策略或许能缓解中国供应链的压力。 印度凭借廉价劳动力和政策红利获得短期优势,但要复制中国的全产业链生态仍需十年以上。 美国试图通过 “友岸外包” 降低风险,却不得不面对成本上升和技术外流的代价。中国则在阵痛中加速产业升级,从组装代工转向核心技术突破。 印度手机在美市场的崛起,或许真的标志着全球供应链格局的重大调整。 然而,当消费者在苹果专卖店拿起 “印度制造” 的 iPhone 时,他们可能不会想到,这部手机的显示屏来自韩国,芯片来自台湾,摄像头模组来自日本,而最终组装地的选择,不过是大国角力的一个注脚。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未结束,印度能否真正接棒中国制造,或许取决于它能否在基础设施、技术自主和政策稳定性上实现突破。你认为印度手机的崛起是昙花一现,还是将重塑全球产业链?

0 阅读:28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