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军方开始移交阵亡柬埔寨士兵的遗体,而柬埔寨却一具泰国士兵遗体也拿不出来。移交地点在泰国四色菊府的崇萨昂边境点。 东南亚边境的硝烟刚散,泰国四色菊府的崇萨昂边境点就出现了一幕挺奇特的场景,按说这里该是泰柬双方交换阵亡士兵遗体的庄重仪式,结果却成了泰国独自忙活的场面,泰国军方向柬埔寨移交了好几具柬军士兵的遗体,可柬埔寨军方呢,连一具泰国士兵的遗体都拿不出来。 这“无尸可交”的尴尬事,背后是两国因为边境古迹归属问题爆发的最新一轮军事冲突,不过这场冲突,与其说是抢地盘,倒不如说更像一场隔着半个世纪的军事理念较量,停火后这一幕,正好让我们能看看柬埔寨军队那些埋了几十年的战术老毛病。 回头看看战场上的情况,柬埔寨军队的战术思路,好像还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陆军主力,还是喜欢派轻步兵偷偷摸摸渗透,搞游击袭扰,当年不管是对抗朗诺政权,还是打越南,这套战术确实管用。 那时候敌人分散在柬埔寨各地,到处是巡逻队和小据点,游击战能发挥挺大作用,柬埔寨的炮兵也带着浓浓的苏联风格,喜欢用火炮加火箭炮大面积轰炸,讲究饱和式打击。 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边境冲突早就不是当年的国内剿匪或者反侵略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硬碰硬的正面阵地对抗,在这样的战场上,柬埔寨死守着老战法就显得格格不入了,面对泰国空军的精准轰炸和地面坦克的正面冲击,柬埔寨军队几乎没啥有效的反击办法,整体被打得很被动。 这就把停火后那尴尬场面解释得明明白白,柬埔寨军队连一具能交换的泰军遗体都没有,因为他们在近距离交火中,根本没能消灭任何一个踏入自己防区的泰国士兵。 当中美见证、马来西亚调解的停火协议生效后,这“无尸可交”的场面,比任何战报都更直白,也更残酷,它不再是冷冰冰的伤亡数字,而是柬埔寨军队战术落后、战场被动的活例子,就像一份没声音的证词,说出了现代化军事发展中两边的巨大差距。
泰国彻底失控,洪森,现在肠子都悔青了!现在让洪森肠子都悔青的事情,不是柬埔寨10
【38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