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1年,窦建德在虎牢关兵败被俘,李世民怒骂道:“我攻打王世充,关你何事?

勇敢小妹 2025-07-29 08:35:27

公元621年,窦建德在虎牢关兵败被俘,李世民怒骂道: “我攻打王世充,关你何事?你偏要跑到我的地盘挑事。” 窦建德卑微讨好道 :“我若不主动前来,怕有劳你远征。” 李世民冷哼一声不再搭理他,窦建德能保住性命吗? 窦建德被押下大殿时,腿有些发软。 他这辈子没这么低过头,当年在河北起兵,杀贪官、济灾民,老百姓都喊他“夏王”,出门时百姓会往他马车上扔枣子和干粮。 可现在,他穿着沾满尘土的战袍,手腕被粗麻绳勒出红痕,连看守的小兵都敢对他瞪眼睛。 牢房在洛阳城的西北角,潮湿得能拧出水。 稻草堆里爬着几只潮虫,窦建德缩在角落,闻着墙角霉味,突然想起去年麦收时,河北的老乡们捧着新麦给他尝鲜,麦粒嚼在嘴里,甜得能流出蜜。 “夏王,尝尝这个!”那时的孩子会扒着他的车辕,把沾着泥土的红薯塞给他。 他摸了摸怀里,那里本该有块老乡给的枣糕,打了败仗后,早不知丢在哪片战场了。 看守换岗时,两个小兵在门外嚼舌根。 “听说秦王想留着窦建德,说他在河北得民心,杀了怕出事。” “可陛下(李渊)不乐意啊,昨天还在朝堂上拍了桌子,说窦建德这老小子敢跟咱李家叫板,留着是祸害。” 窦建德的心沉了沉。 他懂李渊的顾虑。 河北那片土地,他经营了十年,老百姓认他这个“夏王”胜过认长安的李家。 去年灾荒,他开仓放粮,老百姓跪在地上哭,说“夏王活我”。 这种民心,是统治者最忌惮的东西。 第五天头上,李世民来了。 他没穿铠甲,换了身常服,手里提着个食盒。 “尝尝?”李世民把一盘蒸肉推到窦建德面前,肉香混着牢房的霉味,显得有些古怪,“这是河北送来的猪肉,你老乡托人带的。” 窦建德的手猛地攥紧。 老乡? 是真惦记他,还是李世民故意试探? 他没动筷子,只是抬头看李世民:“秦王不必绕弯子,要杀要剐,给个痛快。” 李世民笑了笑,拿起块肉放进嘴里:“你以为我不敢杀你?” 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虎牢关那仗,你要是不救王世充,现在还在河北当你的夏王,吃香的喝辣的。” 窦建德的脸涨红了。 他救王世充,不全是为了义气。 他知道,李世民灭了王世充,下一个就会轮到河北。 他不过是想拼一把,给河北争取点时间。 “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窦建德别过脸,不再看那盘肉。 李世民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起身:“你那几个部将,我放了,让他们回河北种地。” 窦建德猛地回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但你,”李世民的声音冷了下来,“必须死。” 走出牢房时,李世民听见窦建德在里面咳嗽,咳得像要把心肝都咳出来。 他捏了捏拳头,袖管里的手在发抖。 他不是没想过留窦建德一命,甚至想过让他去治理河北,安抚民心。 可父亲的话像根刺:“你留着他,就是给河北留个念想,哪天他振臂一呼,你十年征战就白打了!” 长安的旨意来得很快。 三天后,窦建德被押赴刑场。 洛阳城的老百姓挤在路边,有人扔烂菜叶,有人却偷偷抹眼泪。 窦建德抬头看天,日头很烈,晃得他眼睛疼。 他想起起兵那天,也是这样的好天气,他站在高台上对弟兄们说:“咱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就为了能让大家有口饭吃。” 刑刀落下前,他喊了一声:“告诉河北老乡,好好过日子,别想着报仇!” 声音在人群里荡开,有人“哇”地哭了出来。 后来,河北果然乱了。 窦建德的旧部打着“为夏王报仇”的旗号起兵,李世民又花了两年才平定。 有回李世民路过河北,看见路边有个老太太在卖枣糕,就停下买了一块。 枣糕甜得发腻,他却吃出了点苦味。 老太太认出他,没骂也没闹,只是说:“夏王当年最爱吃我做的枣糕,他总说,等天下太平了,就让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 李世民拿着枣糕,站在原地,半天没动。 他突然明白,窦建德的命,从来不由他或李渊决定。 是那片土地上的民心,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统治者容不下一个“活在百姓心里”的失败者,哪怕他已经成了阶下囚。 而窦建德到死都护着的老乡们,终究还是为他掀起了战火。 这场虎牢关的胜负,赢的是李家天下,输的是那个想让老百姓吃口饱饭的“夏王”。 (信息来源:《旧唐书·窦建德传》《新唐书·太宗本纪》,历史纵横网《窦建德之死:民心为何成了催命符》,趣历史网《虎牢关之战后:窦建德的结局早已注定》)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