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86旅包围榆社城久攻不下,日军城内叫嚣:“八路军没有炮,我们可以守一年。”不料,周希汉命令拿来水壶喷湿城墙,用小铁勺挖掘城墙,最终挖倒了榆社城墙。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在华北加紧“扫荡”,想把抗日根据地掐死。为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386旅的任务是拿下山西中部的榆社县城。这地方是日军的补给站,战略位置关键。城里驻着藤本中队,大概300人,装备有山炮、迫击炮和机枪,城墙又高又厚,外围还有碉堡和铁丝网,防守严得像铁桶似的。 386旅参谋长周希汉带队上阵,可八路军装备简陋,没炮没重武器,面对这样的硬骨头,确实不好啃。周希汉先是亲自侦察,摸清了敌情。榆社城东门有公路通辽县,路上两个大碉堡火力猛;南面有高地哨岗,北面是开阔地形,西面地形隐蔽,适合偷袭。他决定从西面下手。
9月23日夜里,周希汉带着772团和16团摸向西门。可惜半路杀出只野狗,吠个不停,把日军惊动了。照明弹一打,机枪一响,进攻没成,部队只能先撤。第一次失利后,日军更嚣张了。第二天,周希汉调整策略,集中火力打西面碉堡。战士们用轻武器压制敌人,1营趁机冲锋,眼看要得手,日军援兵却到了,还来了四架飞机扔炸弹和毒气弹。毒气一散,部队伤亡不小,只能再退。 两次进攻没拿下,藤本那家伙站在城墙上耀武扬威,说什么“八路军没炮,守一年没问题”。这话气得周希汉牙痒痒,他下定决心要干掉这帮敌人。正好这时,129师派来10旅28团两个营支援,这支部队擅长爆破,周希汉脑子一转,决定用坑道战术破城。 他让人拿来水壶和小铁勺,沿着城东墙下挖坑道。为什么要用水壶小铁勺?因为没大工具,挖起来还得静悄悄,不能让日军察觉。战士们挖得辛苦,土硬了就用水壶浇湿,再一点点抠。坑道里又窄又热,干活的人手都磨出血了,可没人喊累。为了掩护,16团在城外佯攻,分散日军注意力。28团和772团轮班挖,整整一天一夜,挖出一条500米长的坑道,塞进2000公斤炸药。
爆破那天,周希汉亲自点火。一声巨响,城东墙塌了,16团和772团从缺口冲进去,跟日军拼刺刀。战斗打得激烈,敌人防线一下就乱了。藤本见势不妙,自己抹了脖子,剩下的日军全被收拾干净。这仗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386旅实力大增。 这场仗打完,日军在当地的气焰被狠狠压下去,百团大战的势头也更猛了。周希汉靠着水壶和小铁勺,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不是运气,是智慧和毅力堆出来的胜利。战士们用命拼出来的战果,也让老百姓对抗战更有信心了。 榆社城一破,日军的补给线被掐断,华北的“扫荡”计划受了重挫。八路军用行动证明,没炮也能打胜仗,关键看人怎么干。周希汉这招坑道战,后来还被其他部队学着用,成了抗战中一个经典战术。这胜利不光是军事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告诉所有人:只要有脑子有胆子,敌人再强也能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