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媒热议中国军用激光器的晶体】 7月26日,乌克兰独通社报道,中国承认已研制出可用于军用激光器的晶体,这种激光器能够击中轨道上的卫星。 报道称,激光器的功率受到光学系统传输能力的限制,而在这一点上,尺寸确实很重要。但这不仅与激光脉冲频率转换系统中晶体的尺寸有关,晶体的纯度和无缺陷性也同样重要:晶体越大,其被污染的可能性就越高。然而,中国科研人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中国科学家培育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硒镓酸钡(BGSe)晶体,直径达60毫米,能够承受数百兆瓦的激光功率,并可产生远程红外光,有望用于打击卫星。他们表示,这些晶体“结构完整、无裂纹且光学透明”,测试也显示出其优异的工作性能。据悉,自2020年起,BGSe晶体已在中国多个前沿科研及应用项目中投入使用。 报道称,数十年来,激光武器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自毁现象:1997年,美国海军的MIRACL红外激光器在尝试攻击卫星的试验中,熔化了自身的组件。 值得一提的是,BGSe晶体于2010年由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当时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西方国防企业曾试图仿制这种晶体,但在生产规模化方面遇到了困难。 报道认为,这一新的技术突破,恰逢中国定向能武器研发计划的加速推进——背景是中国对“星链”卫星在乌克兰的军事作用感到担忧,同时也关注到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
【乌媒热议中国军用激光器的晶体】 7月26日,乌克兰独通社报道,中国承认已研制出
国际潮流追
2025-07-27 00:05: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