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晚清神医自称梦到未来的新中国,没有租界和治外法权,到处高楼大厦,飞船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6 23:11:22

1910年,晚清神医自称梦到未来的新中国,没有租界和治外法权,到处高楼大厦,飞船送人上月球,实现了“社会主义”,鲁迅说他胡说八道… 主要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陆士谔的百年世博梦》;直新闻——陆士谔的百年世博梦) 2009年上海举办第七届世博会论坛时,有位领导在发言中提到一个惊人巧合。 早在1910年,有个叫陆士谔的年轻人写过一本幻想小说《新中国》,书里详细描述了一百年后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场景。 更神奇的是,整整一百年后,这个虚构场景竟在上海真实上演了。 陆士谔的小说里埋着更多预言。 在宣统二年正月初一的清晨,主人公陆云翔推开房门,看见香烛袅袅的景象,这个开篇引出了整部奇书。 他用梦境构建出新世界的图景。 黄浦江上架起跨江铁桥,浦东滩头建起万国博览会场馆,地下电车穿梭隧道,中国银行在浦东设立分行。 在那个连地面铁路都稀罕的年头,这些设想听来像天方夜谭。 小说里的预言清单长得吓人。 上海租界被收回,华人当上法庭律师,马路变成八车道,洋房鳞次栉比。 跑马厅旧址竖起新上海舞台,国家恢复治外法权,洋人变得谦逊有礼,汉语成为世界通用公文,甚至出现载人登月的"醒狮飞舰"。 最令人拍案的是跑马厅变成剧场的预言,如今人民广场边上确实立着上海大剧院。 这个陆士谔究竟何方神圣? 说出来可能让人意外,他的正经职业是个中医大夫,祖上还和三国名将陆逊沾亲带故。 1879年他生在青浦朱家角的书香门第,祖上出过明代礼部尚书陆树声。 可惜太平天国战乱让陆家败落,十四岁的陆士谔只能去上海谋生。 他在码头扛过包,戏班敲过锣,街头卖过唱,混了三年仍没出路。 当秀才的父亲看不下去,把他拽回老家学医,他小时候跟名医唐纯斋学过些皮毛。 行医之余,陆士谔最爱看神怪小说。 看得多了手痒,试着写了几篇投给报社,没承想大受欢迎。 1900年经书商沈知方和作家孙玉声鼓励,二十一岁的他重返上海。 在图书馆旁边开了诊所,结果病人没接几个,稿约倒纷至沓来。 眼看医馆要倒闭,他灵机一动搞起租书业务,反倒靠小说稿费撑住了门面。 转机出现在1915年。当时他深爱的妻子李友琴患病离世。 这个姑娘本是镇海茶商之女,因痴迷小说与陆士谔结缘,不嫌贫富下嫁。 丧妻之痛让陆士谔发愤钻研医术,所著《医学南针》震动医林。 有次广东富商带着濒死的妻子慕名求诊,陆士谔一剂药下去,妇人次日就能喝粥,半月痊愈。 富商在报上连登月余感谢信,陆士谔从此名扬上海滩。 后来他在汕头路买下宅院开诊所,隔壁竟是周恩来、邓小平工作过的中央政治局秘密联络点。 但陆士谔的文学路走得坎坷。 近代文豪鲁迅初闻《新中国》时嗤之以鼻:"纯属虚妄幻想!" 这话引得文人圈避之不及。 某日鲁迅偶然得书翻阅,竟被惊得拍案叫绝,立即撰文修正前论。 陆家儿女的轨迹更富传奇色彩:弟弟陆守经是庚款留学生,与胡适、竺可桢同窗。 二弟陆守坚当过张学良秘书。 妹妹陆灵素嫁给革命家刘季平,与陈独秀共事。 长子陆清洁当上浙江中医院院长。 幼子陆清廉跟着刘邓大军南下,官至石家庄市委书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时,陆家第三代陆贞雄乘地铁穿越过江隧道抵达浦东。 当他站在璀璨的世博园里,百年前祖父笔下的幻想正在眼前流转生光。 这场跨越世纪的梦幻联动,引得无数参观者驻足感慨。 当年书中那句"等到那个时候,真出现这样的景象,也说不定呢"的结语,此刻正在黄浦江畔激荡回响。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天行健地势坤

天行健地势坤

2025-07-27 07:48

👍🏻👍🏻👍🏻👍🏻👍🏻

猜你喜欢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