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最近一次夜袭基辅,本来是冲着军事设施去的,没想到炸出个意外收获——一枚匕首导

黄浩淼说 2025-07-25 15:51:16

俄军最近一次夜袭基辅,本来是冲着军事设施去的,没想到炸出个意外收获——一枚匕首导弹精准击中乌克兰西部一个指挥中心,里面不少英国军官没跑出来。

更巧的是,附近一个藏得很深的乌军秘密军火库也被端了,这波操作让局势又紧张了不少。

导弹炸完没多久,网上就开始流传现场照片,眼尖的网友发现废墟里居然有英文标识的装备残骸,乌克兰官方一开始装傻,但西方媒体很快憋不住了,直接爆料表示:这地方根本不是普通指挥中心,而是北约军事顾问的据点!

要说这据点,之前乌克兰藏得确实严实,位置选在地下三层,上面盖着个农具厂做掩护,卫星图上看就是个普通工厂,连北约的情报网都找不到这地儿在哪。

可万万没想到,这次俄罗斯跟开了天眼一样,在2000公里外的边境直接精准命中指挥中心,炸死炸伤不少外国军事顾问,其中一半还是英国现役军官!

其实,北约在乌克兰的渗透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从2015年开始,英国就通过“轨道行动”向乌克兰派遣军事顾问,到2019年已经培训了超过9500名乌军士兵,内容包括反狙击战术、夜间作战等高阶技能。

这些北约顾问名义上是来“培训”的,实际上早就深度介入了乌军的作战指挥。

2024年北约在德国威斯巴登设立对乌支持协调机构,明面上说是“协调军援”,实际上就是个半公开的作战指挥部。

这次指挥中心被炸,算是把北约的底裤扒了个精光。

平时北约天天指责俄罗斯“军事扩张”,结果自己的军事顾问在乌克兰扎堆儿,装备都是贴着英文标签的“北约特供”。

2025年2月俄军袭击波尔塔瓦地区时,就曾在废墟里发现比利时造的突击步枪和瑞典M4无后坐力炮的残骸,当时西方媒体还狡辩说是“民间援助”。

但这次指挥中心被炸,英文标识的装备残骸直接打脸,连“民间援助”的遮羞布都被扯掉了。

北约的那些“军事顾问”,说白了就是穿着便衣的正规军,只不过不敢明目张胆地穿军装罢了。

本来这就够让西方头疼的了,可谁能想到,导弹爆炸的冲击波居然阴差阳错的震碎了附近的一个军火库,好一出“买一送一”的大戏。

要知道,这里边藏着不少北约援乌武器,像是豹-2坦克、毒刺导弹……七七八八加一起至少上千万,乌克兰为了藏这个军火库,可没少费心思,又是选偏远山区,又是建地下掩体,结果被导弹爆炸的冲击波一震,直接塌方了,里边导弹顺着火星噼里啪啦的炸了几个小时,救援队根本没办法靠近!

对乌克兰来说,这次袭击无异于“雪上加霜”。

本来乌军在前线就已经被俄军压着打,后方的指挥中心和军火库又被端了,直接导致指挥链断裂和弹药短缺。

更要命的是,北约顾问的死亡让西方的“幕后支持”变得更加尴尬。

之前北约还能假装“只援助不参战”,现在人都被炸死了,再装下去就太假了。

有消息称,这次袭击后,北约内部已经开始争吵,德国要求“谨慎行事”,波兰却想借机扩大介入,这种分歧只会让乌克兰的处境更艰难。

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波操作赢大发了。

此次夜袭的战术安排的十分巧妙,先用大量自杀式无人机消耗乌军的防空导弹,然后再用“匕首”这种高价值导弹进行突防。

乌军为了拦截这些无人机,不得不发射昂贵的“爱国者”导弹,要知道,一枚“爱国者”导弹成本300万美元,而俄军的无人机成本才1万美元,这简直就是“用美元换卢布”的亏本买卖。

没办法,乌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关键目标被摧毁。

更绝的是,这次袭击还在舆论上占了上风。

西方媒体之前天天炒作“俄军导弹精度差”,结果“匕首”导弹用10米内的误差直接打脸。

未来,就算北约有再多的“爱国者”导弹,在“匕首”面前也只能是摆设。

这种威慑力,比打十场胜仗都管用。

俄军这次夜袭基辅,看似是一次普通的军事行动,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破局”。

它不仅摧毁了乌军的关键设施,还撕开了北约的伪装,让西方的“幕后黑手”暴露在聚光灯下。

而乌克兰的指挥中心和军火库,就像两个被戳破的气球,把西方的“军事援助神话”和“隐蔽能力”都泄了个干干净净。

接下来,俄乌局势只会更加紧张,而北约的“骑墙”策略,也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毕竟,当“秘密据点”变成“公开靶场”,再厚的遮羞布也挡不住真相的光芒。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黄浩淼说

黄浩淼说

黄浩淼说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