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歼-10生产线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 因为有过教训,也吃过亏。

安逸圆月 2025-07-25 15:34:07

为什么歼-10生产线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

因为有过教训,也吃过亏。

如果没有印度的压迫,巴基斯坦可能不会这么靠近中国。

巴基斯坦和印度一直以来都偏向美国。

先说说巴基斯坦现在为什么这么需要歼-10CE。

这几年印度空军像“下饺子”一样更新装备,光是从法国买的阵风战机就有36架,还配备了“流星”超视距导弹,这种导弹能在150公里外开火,巴基斯坦现有的F-16根本扛不住。

印度还从俄罗斯租了核潜艇,买了S-400防空系统,整个南亚的军事力量正在向印度那边倾斜。

巴基斯坦能不着急吗?

但它自己造不出先进的战机,只能靠购买。

以前它跟美国关系很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买F-16,最多的时候有70多架。

但美国的军援从来都不是“白送的糖果”,而是带有条件的。

1998年巴基斯坦搞核试验,美国立刻翻脸,把刚出厂的28架F-16扣了20年,直到2018年才还回来几架。

这种“说停就停”的感觉,巴基斯坦已经尝够了。

这时候中国的歼-10CE就成了救命稻草。

但卖整机是一回事,给生产线又是另一回事。

生产线不只是机器设备,里面藏着几百项核心技术专利,小到一个螺丝的材料配方,大到雷达的算法逻辑,都是中国航空工业几十年投入上千亿才积累下来的家底。

上世纪80年代时,我们曾经吃过这方面的亏。

当时为了换外汇,把歼-7生产线卖给了某个国家,还派了200多个工程师手把手教。

结果呢?

人家学会了之后就开始自己仿制,起名叫“山鹰”,在国际市场上比我们的歼-7还便宜,直接抢走了尼日利亚、孟加拉国的订单。

现在那个国家的空军主力,还是这些仿制品,等于我们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

再看看巴基斯坦的工业基础,确实撑不起歼-10生产线。

造战机不是拼乐高,光是机身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就需要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巴基斯坦现在的工厂连基本的精密机床都得从德国进口。

去年他们自己组装的“枭龙”Block3,有40%的零件还得靠中国运过去,真把歼-10生产线搬过去,说不定天天停工等零件。

更关键的是国际形势不允许。

这两年美国在南海、台海处处针对中国,还联合欧洲搞“芯片禁令”,就是怕中国的高端制造发展起来。

歼-10上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涡扇-10发动机,都是美国盯着的“卡脖子”技术。

如果生产线到了巴基斯坦,保不齐会有西方国家以“检查”的名义进行技术窃取,毕竟巴基斯坦国内还有不少亲西方势力。

印度那边也要考虑。

去年印度刚试射了“烈火-5”导弹,射程能覆盖中国全境,现在正憋着劲要搞第六代战机。

如果中国把生产线给了巴基斯坦,印度肯定会加快从美国购买F-35,到时候南亚就会变成新的军备竞赛场,我们夹在中间反而被动。

其实现在的合作方式已经很稳妥了。

巴基斯坦想买多少歼-10CE,我们就卖多少,还帮他们建了维护中心,飞行员也来中国培训。

去年珠海航展上,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编队表演完,直接宣布再增购24架,说明这种模式他们认可。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军工合作,讲究的是“亲兄弟明算账”。

中国帮巴基斯坦是情分,但不能把自己的吃饭家伙都送出去。

真把生产线给了,万一将来关系有变,或者技术被第三方拿去,哭都来不及。

看看美国对盟友多“实在”:给日本的F-35生产线,核心的发动机还是得从美国运;给韩国的“萨德”系统,控制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中国现在这么做,不是小气,是吃过亏、长了记性,也是对自己的技术负责,对地区稳定负责。

所以说,歼-10生产线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不是不信任兄弟,而是这年头,手里的技术底牌,比什么都金贵。

0 阅读:0
安逸圆月

安逸圆月

安逸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