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次真是玩了一出“偷鸡不成反丢米”的戏码! 他们将上百吨中国稀土,偷偷

老范犯愁 2025-07-25 15:06:38

印度这次真是玩了一出“偷鸡不成反丢米”的戏码!

他们将上百吨中国稀土,偷偷把从中国进口的稀土转手卖给美国军工厂,结果被中国逮个正着,直接出手断了印度的财路。

今年6月,中国刚上线稀土磁铁出口追踪系统,要求所有进口商必须说清楚这批货最终用在什么地方、给谁用。

这套系统本来是为了防止稀土被拿去做军事用途,可印度韦丹塔资源公司偏要钻空子。

他们给中国提交的30多份《最终用途承诺书》里,白纸黑字写着“只用于民用电动汽车生产”,转头就把稀土高价卖给了美国雷神公司,用来造导弹制导系统。

更有意思的是,这家印度企业还借着这笔交易,比正常价格多赚了30%,甚至得意地跟股东吹嘘“打开了北美军工市场的大门”。

哪想到中国海关早就有办法——通过稀土元素的“指纹”追踪技术,直接查到了这批货的最终去向。

商务部很快就给这家企业下了禁购令,而且之后所有印度企业申请进口稀土,审查都比以前严了不少。

这也是为啥现在印度企业总说“拿不到进口许可证”。

莫迪政府眼看着自家企业露了馅,不赶紧整改也就罢了,还在金砖峰会上反过来倒打一耙,含沙射影说中国“把稀土当武器用”,甚至号召其他国家一起抵制中国。

可实际上,印度自己的稀土提炼技术差得远,每年90%的高纯度稀土都得从中国买。

莫迪一直喊着“印度制造”,不管是军工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稀土,可本土企业连最基本的镨钕分离都做不好。

这些企业不想着怎么提升技术,一门心思走歪路倒卖稀土,被抓到后还想耍赖,这操作实在说不过去。

这事儿的影响很快就传开了,印度媒体报道说,自从中国4月份升级稀土管制,才过了2个月,印度76%的汽车工厂就闹起了稀土荒,电动汽车生产线一大半都停了,每天光损失就有2.8亿美元。

军工方面更头疼,莫迪政府之前要求把装备里的中国零部件都换掉,结果成本一下子涨了至少50%,好多军事装备生产都拖了进度,连边境部队的装备补给都受了影响。

其实印度的稀土麻烦早有苗头,它虽然握着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可2024年全年就产了2900吨,只占全球产量的1%。

而且印度的稀土企业早就习惯了赚快钱——以前中国没严格管制的时候,好多本土企业直接把稀土运到中国精炼,再转手卖给日本这些国家赚差价,根本没想过自己搞技术。

今年6月13日,印度政府突然让国有企业印度稀土有限公司暂停跟日本签了13年的稀土供应协议,理由是“要先保证本国电动车产业用稀土”,这下可把日本坑惨了。

本来双方想得挺好,印度出资源,日本负责提纯,最后双方都有的赚。

可实际做起来才发现,印度根本没法长久供应足够的矿产资源。

印度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总共才产了2900吨稀土,光丰田通商一家就买走了1000多吨,占了印度稀土公司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更搞笑的是,印度卖给日本的原料,其实是把从中国买来的稀土转手倒出去的——先运到东南亚绕个圈,再卖到日本和美国。

这就表示,日本人本以为终于不再指望着中国稀土了,结果从印度买来的还是中国稀土,只不过是换了个包装。

今年4月中国开始收紧稀土磁体出口,尤其盯着经东南亚转口的路线严查,印度这条“转口链条”一下子就断了。

危机面前,日本没再指望印度,转头就变了方向。

有消息说日本已经暂停了部分对印度的基础设施投资,路透社也直言印度这波操作“把日本企业的信任败光了”。

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对稀土上游的掌控力,也高估了印度能当“替代者”的本事。

印度这出闹剧,也让西方国家看清了现实。

之前那些觉得能把印度扶起来、当成中国稀土替代品的西方国家,现在都没了声音。

他们发现,印度不光缺技术、缺基建,商业环境还不稳定——之前有2000多家外企从印度撤资,这么多前车之鉴摆在那,谁也不敢轻易砸大钱进去。

美国一直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现实摆在眼前:美国80%以上的稀土都得靠进口,其中6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

虽然美国重启了加州的芒廷帕斯矿,还砸了几亿美元研发替代材料,但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改变现状。

印度这场稀土风波,不光暴露了自己在产业链上的致命短板,也让国际社会再次看清: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不是随便能替代的。

0 阅读:0
老范犯愁

老范犯愁

老范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