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陈全钢给前线阵地送信,到了阵地,却发现此处阵地已被越军占领,他摸了摸腰间的手榴弹,暗道:“给敌人留点东西再走吧!”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广西灵川籍新兵陈全钢在送信途中意外陷入重围。
面对绝境,这位年仅21岁的战士迸发出惊人勇气与智慧,不仅成功脱险,更创造了单兵歼敌十一人的战场传奇。
陈全钢1958年出生,是家中独子。
1978年,他参军入伍,被分配到第41军123师368团5连。
不久后,他随部队开赴越南前线。
虽然入伍时间短,但陈全钢头脑灵活,行动敏捷,深受连长赏识,被任命为连队通信员,负责在枪林弹雨中传递命令。
因表现英勇,他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次激战中,连长将守卫815高地的重任交给了1排。
战斗打响不久,1排便与连部失去联系。
连长心急如焚,担心这支“尖刀”遭遇不测。
同时,越军攻势猛烈,正向连队阵地压来。
连长一面组织抵抗,一面急需派人通知1排敌情变化。
危急关头,连长先后派出两名经验丰富的通信员。
不幸的是,一人刚冲出工事便牺牲,另一人被迫撤回。
面对严峻形势,陈全钢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连长,让我去吧!我是广西人,熟悉这里的地形!”
连长看着这个入伍不久的新兵,内心虽有疑虑,但考虑到他对类似山地丛林环境熟悉,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并指派四班副班长陈聪同行。
陈全钢汲取了前两位战友的教训,没有选择暴露的大路,而是果断钻入曲折难行的山林小路。
这一选择巧妙地避开了越军火力点,行进相对顺利。
就在即将抵达815高地时,意外发生——十多名越军发现了他们。
陈全钢反应极快,拉住陈聪向林木茂密的西侧狂奔。
同时,他机智地向南侧投掷手榴弹,爆炸声和烟雾成功扰乱了越军。
追兵果然中计,分成了两股,一股向南搜索,另一股则紧追不舍。
越南丛林藤蔓密布,荆棘丛生。
两人在亡命奔逃中失散。陈全钢独自一人,体力消耗巨大,但头脑清醒。
他明白,继续奔逃不是被击毙就是被俘。
他猛地停下脚步,扫视四周。
突然,几块巨石间,一个被灌木遮掩的天然小石洞映入眼帘。
洞口不大,恰好能容纳他瘦小的身躯。
陈全钢毫不犹豫钻了进去,屏住呼吸,紧握钢枪。
追击的越军很快发现目标消失,分散搜索。
两名越军士兵端着枪,小心翼翼朝石洞摸来。
洞内的陈全钢,心脏狂跳却极力镇定,透过缝隙死死盯住敌人。
当两名敌人进入最佳射程,身影清晰可见时,他果断扣动扳机!“砰!砰!”
两声枪响,两名越军应声倒地。
陈全钢迅速钻出石洞,再次朝着815高地全力冲刺。
此时,815高地上的情况同样凶险。
1排在激战中伤亡惨重,为保存力量,排长已带剩余人员转移到附近高地隐蔽。
越军趁虚而入,占领了815高地,并设下埋伏。
当陈全钢历经艰险登上高地山顶时,眼前景象让他心头一沉——阵地上空无一人。
年轻的陈全钢并未慌乱,他敏锐意识到情况异常:越军很可能埋伏在附近!
他没有贸然下山,反而决定主动寻找敌人。
他暗下决心:“干掉一个够本,干掉两个赚一个!”
他压低身体,利用地形和植被掩护,悄无声息地搜索。
果然,在一处背风的空地上,他发现了一群正在休息的越军士兵,旁边还有一名哨兵警戒。
敌人显然没料到会有解放军战士单枪匹马摸上高地。
这次惊险万分的任务,陈全钢不仅成功将敌情变化的信息带回,更在绝境中展现了非凡勇气和智慧,一人先后击毙了十一名越军士兵!
这对于一个首次脱离连队单独执行任务的新兵而言,堪称战场奇迹。
战争结束后,陈全钢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崇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