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越战越勇,背后的军火供应黑幕逐渐显现,而令人讽刺的是,真正的大卖家竟然无人敢碰。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俄军不仅没有出现武器短缺,反而在装备与战术上不断提升。背后的供应链问题也引起外界关注——真正的军备“隐形供货商”,其实早已浮出水面,但却鲜有人真正追究。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还是美国的“高超算计”。表面上,美国大力援助乌克兰,提供武器、资金和情报支持;但与此同时,大量用于俄方装备的零部件,却依然在全球贸易链中流向俄罗斯,许多关键元器件出自西方企业,其中不乏美国制造。 简单说,美国一边高调支持乌克兰,一边又在零部件层面对俄罗斯“暗中供血”——战争只要持续,军火生意就能继续,利润自然滚滚而来。 这也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特朗普曾经喊出的“想制止冲突”的表态。表面是和平愿望,实则只是另一种姿态的博弈工具。美国历来精于此道——打着“道义”的旗号,在战争中收割利润、巩固地位。 正所谓,别国打仗,美国收钱;别人流血,美国发财。其背后的金融系统、企业体系、军工巨头,从制裁到交易,从援助到供应,全是利益链条的延伸。 哪怕是“自家狗”也可以卖一刀——只要能从中获利,美国的算盘永远打得最响。这,才是典型的“美国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