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放大招了!
当地时间7月21日,泽连斯基对外公布了一项全新的激励,只要士兵在战场上努力作战就能获得额外的奖励,而这笔费用由北约承担,同时北约还会投入更多资金帮助乌克兰制造无人机。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乌克兰这几年打仗打得不容易,前线士兵不仅要应对俄军的猛烈进攻,还要承受长时间战斗带来的疲惫和心理负担。
为了提振士气,泽连斯基政府之前也推出过一些鼓励措施,比如新兵入伍能拿到 4800 美元,训练后还能再拿 7200 美元,退役时还有 1.2 万美元,加起来大概有 6.13 万人民币。
如果士兵牺牲了,家属还能拿到高达 280 万人民币的抚恤金。
不过这次的“新激励”,可能是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力度,具体数额虽然没公开,但既然是北约出钱,估计也不会少。
北约为什么这么慷慨?
一方面是为了稳住乌克兰,让乌军继续在前线牵制俄罗斯;另一方面,这也是北约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影响力的一种方式,毕竟出钱就能体现自己的分量嘛。
再说说北约支持乌克兰制造无人机这件事。
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乌军大约 80% 的战果都靠无人机取得。
乌克兰自己也不差,这些年无人机产能不断上升,计划到 2026 年年产达到 800 万架,2030 年更是要突破 1800 万架,目标直指“全球第一”。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乌克兰自己还不够,必须依靠北约的支持。
北约不仅提供资金,还可能在技术上给予援助。
比如英国今年就宣布要向乌克兰提供 10 万架无人机,并且投入了 3.5 亿英镑专项资金。
德国也在行动,打算提供侦察无人机和防空系统。
有了这些支持,乌克兰的无人机生产算是有了保障。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北约的钱不是白给的,肯定有一些附加条件。
比如说,乌克兰得按照北约的要求来使用这些资金,生产出来的无人机可能也会优先满足北约的需求。
,乌克兰的无人机虽然发展快,但核心部件还是依赖进口,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零件。
而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比较谨慎,如果北约逼着乌克兰更换供应商,那生产进度可能会受影响。
另外,乌军的士气问题也不是光靠金钱就能解决的。
前线士兵长期作战,身心俱疲,逃兵现象越来越严重。
就算有额外奖励,如果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士气也很难真正提升。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泽连斯基在宣布这项激励的时候,还特别提到要增加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打击频率,扩大作战范围。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最近俄军加大了对乌克兰城市的无人机袭击,乌克兰需要想办法反击。
扩大无人机打击范围,既能给俄军施压,也能在谈判桌上增加话语权。
不过这也存在风险,万一惹怒了俄罗斯,说不定会遭到更强烈的报复。
总的来说,泽连斯基的这招“激励 + 北约资金”,表面上看是为了增强乌军战斗力,实际上背后是北约在推动,想通过乌克兰来消耗俄罗斯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