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克钦军不改亲美底色,对出口中国稀土征重税,还要给美国开采权 克钦独立军(KIA)去年10月控制该邦后,先是大幅削减对中国的稀土出口,今年3月恢复出口时却突然提高税率,每吨稀土征收35000元人民币的重税,同时还找上美国企业,想用开采权换取长期支持。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既有克钦军自身的生存考量,也折射出中美在稀土领域的激烈竞争。 克钦邦地处中缅边境,稀土储量丰富,尤其是重稀土资源,像镝、铽这类元素,在高科技和军工领域至关重要。克钦独立军长期与缅甸政府对抗,控制克钦邦后,稀土就成了他们的主要财源。 但过去这些稀土大多通过中缅边境的非正式渠道流入中国,克钦军虽然能赚到钱,却始终受制于缅甸政府军和中国的边境管控。去年他们趁着缅甸内战扩大控制区,终于掌握了稀土矿的直接出口权,这才敢在贸易条件上做文章。 克钦军突然对中国稀土出口征重税,还引入美国企业,背后有两层算盘。一是经济上想多捞钱。过去稀土走私利润虽高,但风险大且不稳定,现在直接控制矿山后,通过提高税率能增加财政收入。 每吨35000元的税比市场价高出不少,即便中国企业抱怨成本上升,短期内也很难找到替代来源,毕竟克钦邦的重稀土占全球供应量的近半数。二是政治上想找靠山。 克钦军与缅甸政府的矛盾由来已久,虽然控制了克钦邦,但长期对抗需要外部支持。美国近年来大力推动稀土供应链“去中国化”,克钦军就抓住这个机会,提出让美企参与开采,换取美国的政治和军事援助,试图在中缅博弈中增加筹码。 对中国来说,克钦军的这一系列动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和加工国,缅甸尤其是克钦邦的稀土一直是重要来源。根据2024年的数据,缅甸占中国重稀土氧化物进口量的74.9%,今年前五个月进口量同比下降50%,直接导致国内相关企业原料紧张。 虽然中国自身也有稀土资源,但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成本高,且环保压力大,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缅甸的供应。更关键的是,克钦军引入美企后,可能会改变稀土供应链的格局。 美国虽然在稀土开采和分离技术上落后于中国,但如果能通过克钦邦获得稳定的原料,再逐步建立自己的加工能力,长期来看会削弱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美国对克钦军抛出的橄榄枝也很感兴趣。近年来,美国一直在推动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他们先是重启国内矿山,比如MPMaterials公司在加州的芒廷帕斯矿,但产量有限,且技术上依赖中国。克钦邦的稀土资源正好填补了美国的需求缺口。 如果美企能进入克钦邦开采,不仅能获得稳定的原料,还能在地理上形成对中国的战略牵制。不过,美国也面临现实问题。克钦邦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开采需要大量投资,而且当地局势不稳定,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此外,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即便美国获得了稀土矿,也需要运到中国加工,这又会增加成本和风险。 克钦军的这些动作还引发了缅甸国内的连锁反应。缅甸政府军一直视克钦军为心腹大患,此次克钦军控制稀土资源并引入外部势力,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缅甸政府可能会加强军事行动,试图夺回对克钦邦的控制权,这不仅会影响稀土供应,还可能导致边境局势紧张。中国作为缅甸的重要邻国,也面临着两难选择。 一方面,中国需要稳定的稀土供应,另一方面又要维护中缅关系的大局。最近有消息称,中国曾向克钦军发出警告,如果不停止军事行动,将全面停止采购其稀土,同时提出扩大跨境贸易作为替代方案。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既是为了保障稀土供应,也是为了避免边境冲突升级。 从长远来看,克钦军的政策能否持续还存在变数。首先,高额的稀土税可能会导致走私增加。过去克钦邦的稀土走私就很猖獗,现在税率提高后,矿主和中间商可能会通过非法渠道将稀土卖给中国,克钦军的实际收入可能达不到预期。 其次,美国企业的参与也面临风险。克钦邦的局势不稳定,美企投资后可能面临资产被没收或项目中断的风险。此外,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规模是美国难以逾越的障碍,即便美国获得了克钦邦的稀土矿,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完整的供应链。 克钦军的这一系列动作,既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中美稀土博弈的一个缩影。中国需要在保障稀土供应和维护边境稳定之间找到平衡,而美国则试图通过介入克钦邦来打破中国的稀土垄断。 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会影响中缅关系和中美战略竞争,还可能重塑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格局。对于克钦军来说,他们在这场博弈中虽然暂时占据主动,但如果不能解决内部治理和外部依赖的问题,最终可能会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缅甸克钦军不改亲美底色,对出口中国稀土征重税,还要给美国开采权 克钦独立军(KI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7-22 18:42:00
0
阅读:182
森林
据说被揍了,今天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