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脸吗?美媒突然将债务矛盾对准了中国,并公开放话,昭告全球:“如果中国不偿还1

国际瞭望台 2025-07-22 18:26:59

还要脸吗?美媒突然将债务矛盾对准了中国,并公开放话,昭告全球:“如果中国不偿还100多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中国的钱。”言外之意,就是想赖账!   中国债务还要从1900年庚子事变后说起,当时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需向各国赔款本息合计9.82亿两白银,其中美国分得5335万美元。   但1908年美国突然“良心发现”,退还1078万美元用于中国教育,这笔钱后来成了清华大学的启动资金。   如今美国媒体却把百年前已注销的债务重新包装,声称本息滚雪球到1万亿美元——按这个算法,1908年的1美元存到现在能变成9200美元,比高利贷还狠。   而美国自己在1971年单方面撕毁《布雷顿森林协定》,让美元与黄金脱钩,直接赖掉全球债主的“黄金债”,时任财长康纳利那句“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堪称金融版“武士道精神”。   不仅如此,美国的“债务双标”也很离谱。2024年俄亥俄州参议员万斯提出法案,要求中国偿还清朝发行的主权债券,理由是“国际法不容许单方面废除债务”。   但美国自己在1986年被国际法院判决向尼加拉瓜支付120亿美元赔偿,至今分文未付,连时任总统里根都公开表示“国际法院管不着美国”。   可美国国债的流动性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2024年日均换手率从2007年的12.6%暴跌至3.2%,相当于原本每天能转手12辆坦克的市场,现在只能卖出3辆自行车。   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想让中国接盘美债,无异于“债主上门催债,欠债的反而掏出欠条说你也欠我钱”。   而中国网友的“不买账”背后,是金融博弈的现实逻辑。截至2025年5月,中国持有美债已降至7563亿美元,连续三个月减持。   这个数字对比2011年的1.3万亿美元峰值,降幅超过40%,相当于把一整个航母战斗群的造价从美债市场抽离。   但美国的“债务碰瓷”本质上是政治操弄的“遮羞布”。2025年5月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终结了其108年的最高评级。   这相当于金融界给美国贴上“高风险客户”标签,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30年期收益率一度触及5%,意味着美国每年要多支付1800亿美元利息,相当于每天烧掉5亿美元。   在这种压力下,美国政客急需转移视线,于是把百年前的旧账翻出来当“舆论武器”。   讽刺的是,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在2024年达到1.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国防预算,相当于每天烧掉30亿美元,足够买60架F-35战斗机。   归根结底,这场“债务闹剧”的背后,是美元霸权的“黄昏时刻”。美国国债规模达到GDP的124%时,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已从2000年的72%降至2025年的58%。   而人民币跨境支付份额从0.25%升至4.1%,相当于从“便利店零钱”变成“超市结账新选择”。

0 阅读:10
国际瞭望台

国际瞭望台

国际瞭望者:每天更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