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态度180°转变,中俄收到截然不同信号,普京面临艰难抉择 纵观地缘局势,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政治关系其实并不复杂,中美敌对,没有任何缓解余地;欧洲警惕但离不开中国,只保留最低限度合作; 美欧联手制裁俄罗斯,最终目的是肢解俄罗斯瓜分利益;中俄面对外部威胁选择放下成见,精诚合作对抗美欧。 但到了特朗普执政时期,中美俄欧之间的关系就逐渐滑向“中立”,因为谁也不知道特朗普想干啥,朝令夕改的政策让他们不得不做出调整。 年初冯德莱恩在瑞士经济会议上公开表示要扩大中欧贸易,甚至重新讨论被冻结四年多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这和她去年说的"减少对华依赖""警惕经济胁迫"完全两个调门。 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新关税:特朗普政府要对欧洲汽车加30%税,法国葡萄酒、西班牙农产品面临100%额外关税。欧盟贸易代表连忙飞到北京,现在全欧洲企业都盯着中国市场救命。 特朗普政府最近悄悄放宽对华芯片出口,恢复部分留学生签证,还在社交媒体感谢中国协助禁毒合作。 但同时对俄罗斯使出狠招:7月宣布即日起对俄原油、天然气征收100%关税,要求俄军50天内停火,否则买俄能源的国家都要吃500%重税。 北约在波兰屯兵五万,最新演习直接模拟边境冲突。 中俄今年贸易额冲到2400亿美元新高,最关键是能源交易完全甩开美元,人民币结算占六成以上。 西伯利亚管道昼夜向中国输油,价格比国际市场便宜近一半;中国则向俄罗斯小麦敞开大门,进口量涨了四倍多。普京在最新谈判中特别提到,所有重要决策都会提前向北京通报。 现在欧美关系就像摔裂的玻璃杯。欧盟本想跟着美国搞对华脱钩,结果自家汽车、奢侈品差点被美国关税砸碎饭碗。 看到乌克兰战场美援断供后,欧洲彻底清醒:德国三大车企三成销量靠中国,法国奢侈品牌在华赚走半边利润。当美国举着关税大棒砸下来,务实合作才是硬道理。 俄军在乌东发动最大规模攻势,但国内经济已到危险边缘。普京原以为特朗普当选会缓和关系,没曾想等来的是百倍关税。 更麻烦的是国内两派争执:军方要扩大战线,民生官员看到超市涨价已急得跳脚。现在普京考虑的不是战争胜负,而是如何避免俄罗斯被彻底肢解。 面对欧美反复变脸,中国应对很清晰: 对欧盟欢迎合作,但直接点明必须取消稀土限制等歧视政策;接受美国芯片放宽,同时严正警告不得插手台海;和俄罗斯保持能源粮食合作,但绝不碰军事红线。 这份底气来自全球贸易网,目前128国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西方制裁网早被凿出千百个窟窿。 最近曝光的几件事让欧美很尴尬,德国军工企业私下倒卖俄制导弹零件,法国能源公司把低价购进的俄气高价转卖东欧; 北约运到前线的炮弹三成根本炸不响,乌克兰士兵拍视频吐槽"哑弹比能打的还多"。 当欧洲老百姓收到翻倍的电费单,美国国债突破37万亿美元时,所谓价值观同盟更像政客的表演道具。 国际关系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欧盟转向中国是被逼出来的生存选择,俄罗斯的困境给所有国家敲响警钟, 把国运押在他国善意上注定悲剧。 参考资料:德媒称,曾对华强硬的欧盟主席希望与中国深化关系——腾讯新闻
西方专家:特朗普在半年内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世界秩序Politico发文称,西方专
【4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