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宝贝儿子患了癫痫病,不久后,王诗槐离婚,和有智力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

玉尘飞啊 2025-07-22 15:26:07

1984年,宝贝儿子患了癫痫病,不久后,王诗槐离婚,和有智力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一天朋友告诉他一个消息“你的初恋离婚了,干脆你俩在一起得了。”王诗愧无奈的苦笑:“谁会看上我这个离异,且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儿子。”可是1997年,他成功再婚!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家属院里,总能看到一个男人背着儿子冲进医院。孩子癫痫发作时浑身抽搐,王诗槐整夜攥着儿子的手不敢合眼。 诊断书上“智力永久受损”六个字砸得他眼前发黑,药费像流水,片酬全填进医院还不够,他把手表、收音机悄悄送进了当铺。 妻子临走前对他说:“不是心狠,是我撑不住。”王诗槐没拦,只是把哭闹的儿子搂得更紧。 单亲爸爸带着特殊孩子,日子是钝刀子割肉。有回拍夜戏回家,发现儿子摔在便盆里磕得满脸血,他抱着孩子冲到急诊室,护士骂他“当爹的怎么照看的”。 戏份临时被换角,他蹲在弄堂口啃冷馒头,制片方明说:“你家孩子随时发病,耽误进度谁担责?” 邻居常见他天没亮就洗床单,儿子大小便失禁是常事。有姑娘托人示好,他直接摊牌:“我儿子这辈子都需要人擦身喂饭。”对方再没出现过。 1996年立冬那天,老同学递给他半杯白酒:“晓雯也离了,在广州教音乐。”酒劲儿混着回忆翻涌,二十年前在合肥歌舞团,拉大提琴的他和弹钢琴的晓雯是金童玉女。 当年他调动去上海,她为照顾病母留在家乡,红着眼睛说“各自安好”。老同学捅他胳膊:“你俩都单着,凑合过呗!”王诗槐笑得发苦:“我这拖油瓶……” 橱柜里藏着他偷买的粤语磁带,听说晓雯在广州,他每晚跟着磁带练“唔该噻”。那年春节他攥着火车票犹豫整宿,最终撕碎扔进炉子。儿子突然发病,他守在医院三天没合眼,对自己说:“痴心妄想什么呢?” 转机来得像做梦,朋友竟把电话打到了晓雯家,话筒里传来轻笑:“你还是那么倔。”她主动约在和平饭店,他穿着唯一没褪色的灰西装赴约。 刚开口说“儿子情况特殊”,晓雯忽然按住他颤抖的手:“我都知道。这些年,苦了你。”原来朋友早把他十几年守护儿子的故事讲透。她眼角的细纹在笑:“咱们都这把年纪了,还怕什么?” 儿子成了最大“媒人”,晓雯第一次来家,孩子突然发病倒地。她没躲开,反倒扑过去垫住孩子后脑,白衬衫沾满污渍。 王诗槐急得直吼“别碰他”,她却哼着歌哄孩子,熟练得像个老护士——后来才知她查遍医书,还去特殊学校当了半年义工。 没有鲜花钻戒,两人在合肥民政局领证时差点闹笑话。工作人员问“初婚还是再婚”,儿子突然举手喊:“爸爸有新娘啦!”满大厅哄笑。晓雯揉着孩子脑袋:“以后妈妈陪你玩钢琴。” 最暖的日子从陋室开始,晓雯把旧钢琴搬进14平小屋,儿子听见琴声就安静。王诗槐拍戏回来,常见到妻子半跪着给孩子按摩抽搐的腿,哼着他俩年轻时最爱的《茉莉花》。 有次儿子失控咬破她胳膊,她边包扎边调侃:“这小子力气大,像你当年演武生。” 再婚第七年,儿子癫痫发作摔断腿。王诗槐在外地拍戏急得满嘴燎泡,晓雯24小时守在病床边。同房病友看不下去:“又不是亲生的,何苦?” 她给孩子擦身头也不抬:“我嫁他那天,这孩子就管我叫妈。”这句话被探班记者写进报道,制片人特意给王诗槐加了三场戏:“就当给侄儿赚康复费。” 后来一家人上了综艺节目,主持人问“什么支撑你们走过风雨”,夫妻同时指向儿子——孩子突然对着镜头清晰喊出“爸爸妈妈”。 后来医生都不敢信:重度智残儿首次出现语言突破!王诗槐在后台捂着脸哭出声:“这一天,我等了四十年。” 王诗槐的故事里没有王子公主,只有两个伤痕累累的中年人笨拙相拥。当年癫痫被当作“家族诅咒”,离婚女人要被戳脊梁骨,他硬是用背脊给儿子撑起保护伞。 初恋穿越三十年风雨回来,不是童话续写,是两个看透生活的人选择联手作战。 这个被癫痫击碎又用爱粘合的家,戳破多少世俗偏见?残疾孩子的父亲不配再爱?中年离异只能将就?王诗槐夫妇用三十年给出答案:苦难可以磨损生活,却压不垮想靠近的心。 当你在深谷里依然挺直脊梁,说不定转角就遇见举着火把的旧相识。 信息来源: 《文汇报》人物特稿《王诗槐:银幕后的父亲》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