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上,唯一的僧人巨赞法师:日军攻占桂林时,他手举大刀,连续砍杀130多名日寇,他杀红了眼怒吼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站着许多国家领导人、各界代表,有一个人显得特别显眼,他穿着褐色僧衣,站在人群中,不言不动,手合十垂目,他是开国大典上唯一一位出席的佛教僧人,他叫巨赞法师。 巨赞法师俗名潘楚桐,1908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家境尚可,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读过私塾,也学过新式学堂的课程。 青年时期考入上海的大夏大学,这是当时一所知名学府,他主修教育,成绩优异,曾计划走仕途或学术道路,但在求学过程中,他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对贫困、战乱下的民众生活产生强烈共鸣。 1931年,他离开上海来到杭州灵隐寺,正式剃度为僧,法名“传戒”,后来又改号“巨赞”,他在灵隐寺跟随太虚法师学习佛学,刻苦钻研,勤于讲经,逐步成为年轻僧人中的佼佼者。 这个时期的他本想终身潜修,但国家形势不断恶化,战火蔓延至各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逐渐将佛法实践与国家大义结合起来。 1938年,他在湖南南岳期间发起组织佛教界参与抗战活动,他成立了“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召集僧侣参与战地救护、难民安置、物资筹集。 他还主编《狮子吼》月刊,宣传抗战精神,协会号召佛门弟子协助军民,在战区奔走,组织义诊、接济逃难百姓,有时甚至协助情报传递。 1944年,日本发动豫湘桂会战,企图彻底打通中国南部,广西成为前线重镇,桂林是当时的战略要地,市内外聚集大量难民与部队伤员。 日军强攻数日,防线失守,巨赞法师此时已经在广西一带从事支援活动,目睹前线混乱与百姓惨状,他并未撤离,而是留在金田乡附近协助村民防御敌袭。 金田乡靠山临水,道路狭窄,周边多丘陵峡谷,适合设伏,他与当地瑶族首领商议后,勘察地形,组织村民设下陷阱、滚石、简易地雷,他们用硝石、炭粉和土硫磺配制简陋爆炸物,将木棍削尖当作长矛。 由于缺乏专业武器,他们采用近战伏击的方式,他带领二十余名村民隐蔽于山谷林间,一旦敌人进入伏击圈,即发动突袭。 当日军小股部队进入峡谷时,埋设的土炸药首先爆炸,阻断前后联络,接着山坡两侧滚木落石齐下,村民从侧翼突击,混战展开,巨赞法师手持一柄大刀冲入战团,挥砍数人。 他不止一次负伤,但继续战斗,战斗持续两个时辰,最后全部敌人被歼灭,据战后统计约130余人,村民也有多人牺牲,部分伤重者被抬至山后避难所急救。 战后,他没有接受任何表彰,而是回到溪边用山泉洗净手上的血迹,村民为他烧香感谢,他却只说死者应当超度。 他在笔记中写道,战争中有杀生,但并不等于纵恶,敌人屠村烧庙,若无反击,则无以自保,他始终未将自己视为战士,而是认为出家人应为众生除患。 抗战结束后,他没有回避过往,也未继续参与战事,他继续主编《狮子吼》,将其方向由抗战鼓动转为佛学研究,他倡导佛教“入世”,提出僧人应当参与社会建设、自食其力。 他在湖南、湖北等地推动僧人开办工厂、学校,他亲自参与管理大雄麻袋厂,鼓励比丘尼参与劳动,以体现佛教“解脱不离人间”的思想。 1949年9月,他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代表,被邀请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0月1日,他登上天安门城楼,目睹新中国的成立,他站在最边角,静默不语,僧衣随风飘动,当天夜里,他在北京友人家中写下《新佛教概论》初稿,提倡佛教现代化,要结合科学与社会发展进行革新。 之后,他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政协委员,参与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他一生清贫,住屋简单,不置产业,全部稿费用于印经助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过冲击,被迫交出手稿,失去讲经机会,但从未中止修行,1984年,他在北京圆寂,终年76岁,火化后遗留三十多粒舍利子。 他的生平被后人记述时,常以“杀敌百人”突出其传奇色彩,但在他自己留下的手记中,他更强调的却是“止恶扶善”。 他说,那些举刀的瞬间,是以身犯戒,也是以心践愿,他不回避杀戮,却从不美化战斗,对他来说,最难的是分清那一刀到底砍向了谁,也许是敌人,也许是内心的无明。 巨赞法师的一生,跨越了战乱与和平,佛门与尘世,他既没有违背信仰,也没有脱离现实,他是那个时代罕见的例子,一个真正敢于承担责任的僧人。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巨赞法师:上马杀敌下马念佛的抗日英雄》 中国佛教协会官网《巨赞法师——当代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楷模》 人民政协报《传记| 纪念巨赞法师诞辰一一〇周年(三)——抗战救亡狮子吼》
1949年开国大典上,唯一的僧人巨赞法师:日军攻占桂林时,他手举大刀,连续砍杀1
幽默风趣乐开怀
2025-07-22 10:52:38
0
阅读:51
GDL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