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马鸿逵流亡美国,在他那奢华的私人寓所里,挺着硕大的肚腩,慢条斯理地品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7-21 07:15:49

1956年,马鸿逵流亡美国,在他那奢华的私人寓所里,挺着硕大的肚腩,慢条斯理地品尝着小姨子亲手奉上的进口乳酪。这位盘踞宁夏十七年的军阀,靠着横征暴敛养得膘肥体壮,传闻体重直逼四百斤,这般惊人的体态,放眼全球都堪称稀有! 【消息源自:《西北军阀马鸿逵流亡始末》2019-12-15 宁夏文史资料;《美国华裔移民口述史》2021-08-03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 洛杉矶郊区的黄昏总是来得特别早。马鸿逵瘫坐在摇椅里,三百多斤的肥胖身躯压得藤椅吱呀作响。他盯着墙上那幅泛黄的宁夏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镶金边的拐杖——这是去年当掉最后一件古董时,当铺老板附赠的"添头"。 "老爷,该换药了。"刘慕侠端着搪瓷盘走进来,浓重的兰州口音惊醒了老人的回忆。马鸿逵皱眉看着纱布下溃烂的腿疮,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宁夏省政府的红漆大门。那时他穿着笔挺的将校呢制服,卫兵们见到他都要把马靴跺得震天响。 1933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马鸿逵接过南京国民政府的委任状时,特意摸了摸右下角鲜红的印章。"省主席"三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金牙:"告诉财政厅,明天开始征收'道路养护捐'。"这个新名目让税收翻了三倍,商贩们背地里都管他叫"马扒皮"。 1949年8月的兰州城硝烟弥漫。马鸿逵在黄河铁桥边来回踱步,皮鞋碾碎了半截烟头。"老蒋的专机在重庆等着呢。"参谋长递来电报时,他正望着满载银元的卡车开往机场方向。"去台湾?那是往笼子里钻!"他突然转身对副官说,"让老六他们走香港,先去旧金山探路。" 旧金山唐人街的麻将声日夜不休。马鸿逵在1952年买下这栋三层小楼时,还以为能当个逍遥寓公。"马先生,道琼斯指数又跌了。"华人经纪的广东话让他听得太阳穴直跳。七十万美元投进去,换回一叠花花绿绿的废纸。那天晚上他砸碎了整套景德镇茶具,瓷片溅到《时代》杂志上——封面正是穿着中山装的蒋介石。 "老爷,台北来信了。"刘慕侠递来信封时,马鸿逵正盯着电视里的登月新闻。信纸上的字迹工整得刺眼:"...总统念及旧情,特准返台就医..."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震得双层下巴不停颤动。当年带出来的翡翠烟嘴早就送进了当铺,现在只能抽最便宜的骆驼牌。 1970年冬天的葬礼冷清得像出默剧。六个子女为遗产吵得不可开交时,殡仪馆的中国员工正偷偷议论:"听说这位马老爷,在宁夏时吃羊肉都要厨子片成蝉翼薄..."装在普通杉木棺材里的骨灰,直到三十八年后才辗转回到银川。黄河水早就冲走了当年的税单,只有贺兰山上的岩画还记得那个骑着高头大马的身影。 殡仪馆的年轻实习生收拾遗物时,发现本英文词典扉页写着句毛笔字:"宁可当十年狗,不做一天穷人。"墨迹晕染得很厉害,像是被水滴打过。

0 阅读:69

评论列表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3
2025-07-21 11:01

狗都不如!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