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了!”最近一名男大学生从安徽到浙江看望父母,想着趁暑假锻炼自己,就在网上找了份商超配送的兼职,租电瓶车送货,可没干几天就发现,这工作没啥锻炼效果,反倒是先给他上了现实的一课,网友吐槽:签合同前不打听清楚情况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据1818黄金眼7月10日报道,“月入过万、无需押金、包吃包住”,这样一则招聘广告在安徽大学生小陈(化名)的手机屏幕上闪烁,广告显示,只要去配送站点跑单,每天就能赚到两三百,还有三千底薪托底,对于想在暑假赚点零花钱的小陈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带着满腔热情,小陈赶到浙江临平区的配送站点,可面试时的情况就开始不对劲了,工作人员对承诺的底薪只字不提,光说着“一单六块”,还催着他赶紧签合同,一心想早点开工的小陈,也没仔细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就糊里糊涂签了字。 这一签不要紧,坑钱的套路接踵而来,电动车月租699元,GPS和保险费199元,电池费350元,各种费用像雪片一样往下掉,更毒的是合同里藏着一条阴招:最低租期两个月,提前退租得付全额。 接下来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小陈每天早上七点就得出门,顶着烈日在街上转悠到晚上八点,新手不熟悉路线,一天最多也就跑十三单,到手还不到一百块,算下来别说赚钱,光各种费用就够他喝一壶的。 原本以为能赚钱补贴家用,结果没想到还倒赔了一千多,小陈这才明白,那些看似美好的承诺背后,藏着的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租赁陷阱,所谓的高薪,不过是黑心商家用来套路大学生的诱饵罢了。 等小陈想明白要退出时,更大的打击来了,租车公司说不付清一个月租金和电池费,合同就不能解除,站点的老员工看不下去,偷偷告诉他:别说新手了,就连他们“单王”一个月也就跑两千单,招聘方说的“轻松跑满一千单”纯属忽悠。 找中介理论,他们说只负责招人,找配送站,他们又说租车的事跟他们无关,两边都把皮球踢来踢去,就是不解决问题,最后小陈只能自认倒霉,掏了一千多违约金才算脱身。 这次经历给小陈上了一课:找工作不能光听好听的承诺,合同条款得仔细看,遇到强制消费要提高警惕,最重要的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太轻易就能赚大钱的工作,背后多半藏着陷阱。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1818黄金眼|《“杭州”来杭打工,应聘变成租车》
“太离谱了!”最近一名男大学生从安徽到浙江看望父母,想着趁暑假锻炼自己,就在网上
兰天讲史
2025-07-20 15:40: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