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詹天佑修铁路时月薪1000两银元,相当于现在的21万左右,他的工资养10个老婆都没有问题。 詹天佑1861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詹兴洪从茶商沦落到靠刻字糊口。1872年,清政府搞了个公费留美幼童计划,詹兴洪一咬牙,把12岁的詹天佑送去考试。这小子天资聪颖,顺利通过选拔,成了30名留美幼童之一。到了美国,他被安排在康涅狄格州寄宿家庭,学英文、算术,还得啃四书五经。不少同伴因为水土不服或学业太重没熬过去,詹天佑却硬是挺了下来。1878年,他考进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攻铁路工程,1881年毕业,成为仅有的两个完成学业的幼童之一。回国后,他先在福州船政局学开轮船,1888年进入天津中国铁路公司,开始接触铁路建设。 那时候的中国,铁路基本靠洋人,技术、设备全仰仗进口,詹天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参与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积累经验,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门道。1905年,44岁的詹天佑迎来了人生大考——清政府要修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200公里,关沟段地形险恶,沟深坡陡,工程难度堪称地狱级。英、俄两国争着推荐自己的工程师,列强还放话:“中国压根儿没这号人物能修这铁路。”清廷左右为难,最后拍板让詹天佑上。这消息一出,外媒直接开嘲:“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呢!” 詹天佑接下这烫手山芋,压力山大。工期从7年砍到4年,预算从100万两白银缩到70万两,简直是拿命在拼。他带着勘测队上山下沟,亲自测地形、画图纸,设计出“人字形铁路”,用两台火车头一推一拉,解决了陡坡问题。施工中,他盯着每根钢轨、每颗螺丝,确保质量过硬。1909年,京张铁路准时通车,詹天佑用事实打了列强的脸,也给中国人长了志气。这条铁路不光是交通线,更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说到詹天佑的薪水,1912年他月薪1000两白银,折合现在大概21万。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普通人家一年花销不过几十两,詹天佑这收入养十个老婆都绰绰有余。晚清社会,男人纳妾稀松平常,尤其是有钱有势的,哪个不三妻四妾?可詹天佑偏不随大流。他回国后娶了青梅竹马谭菊珍,她爹谭伯村当年劝詹天佑留学的恩人。詹天佑对谭菊珍一心一意,俩人育了五男三女,八个孩子。谭菊珍跟着他四处跑工地,操持家务,詹天佑也从不沾花惹草,还要求团队里的人不得纳妾,违者直接开除。这在当时简直是另类,很多人不理解,但他就是这么轴,认定了一人就一辈子。 詹天佑的铁路事业没停过京张铁路。1910年,他主持粤汉、川汉铁路规划,1913年当上交通部技监,忙着定全国铁路标准。1912年,他还牵头搞了个中华工程师学会,鼓励年轻人投身铁路建设。他跑遍南北,检查线路,核对图纸,忙得脚不沾地。1919年,他拖着病体去远东铁路会议,代表中国争取铁路主权。列强代表趾高气昂,詹天佑据理力争,句句铿锵。可那时候清政府已经烂到根儿,丧权辱国的条款一个接一个,詹天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1919年初,詹天佑最后一次登长城,站在八达岭,望着自己修的铁路。同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他悲愤交加,旧疾复发。4月24日,詹天佑在汉口病逝,享年58岁。谭菊珍独自拉扯八个孩子,守着他的遗志,把家撑了起来。詹天佑走后,他的铜像立在青龙桥站,凝望京张铁路,成了中国铁路史的永恒符号。
1912年,詹天佑修铁路时月薪1000两银元,相当于现在的21万左右,他的工资养
浅笑对风吟
2025-07-20 01:19:45
0
阅读:125